養雞業2020各種熬,2021休整?

2020年終于要過去了。之所以用終于,是因為2020年真得很難熬! 1 新冠阻斷養雞行業各個環節 春天疫情嚴重時,有雞苗一直滯留在高速路上的;有飼料進不了村,雞餓死的;有養成的雞出不了場的...... 2 垂傳疾病高發 2019年只要活著的都是雞苗,甚至傳聞有商品雞當種用。今年各種蛋傳疾病爆發,肝破裂,免疫抑制,產蛋上不去...... 3 飼料九連漲 初夏后,玉米一波接一波上漲,飼料也一波接一波上漲;截止10月底,每生產一公斤雞肉和雞蛋分別增加飼料成本0.6元和0.4元。 2020年12月29日全國玉米均價為2541元/噸,較昨日上漲13元,玉米價格再次拾階而上,在震蕩中逐漸走高。作為玉米的主產區東北、華北、華中多個省份上漲,玉米需求仍然較為旺盛。 4 霉菌毒素繼續荼毒養雞 飼料上漲,能買到的原料都可以做飼料,霉菌毒素對雞免疫器官和胃腸道的荼毒,更趨普遍和嚴重。 2020年秋,東北玉米倒伏嚴重;2021年飼料價格依舊高位,建議2021年繼續警惕和應對霉菌毒素對雞的各種影響。 5 飼料禁抗 7月1日開始,新生產的飼料禁止添加促長類抗生素。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流通的飼料中禁止含有促長的抗生素。 從目前各地反饋看,這的確增加了飼養成本和對一些細菌(產氣莢膜梭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疾病的控制效率。 但,這是趨勢,只能自己做出調整,盡早生產適應和效率優化。 6 行情掙扎在成本線 今年是行情掙扎在成本線時間破記錄的一年,蛋雞,肉雞,都是。鈍刀子割肉,從年頭割到了年末? 7 禽流感大年 禽流感一般二到三年一波。今年是大年,從10月份至今,歐亞十多國疫情不斷,就只11月到12月中旬,日本已經撲殺460萬只家禽,韓國也已經撲殺630萬只。12月27日韓國政府要求全國禽類養殖場封閉24小時進行全面消毒,這是韓國本月第二次向全國禽類養殖場發布“封閉令”。 中國相對穩定,但是病毒的確在變異中,相關疫苗不知道對變異后的病毒效價如何?請春季更加注意。 8 上市企業擴張加快 這些上市企業,出手的規模都是百萬起。僅僅疊加他們已經新聞報道的擴張規模,蛋雞至少多了3000萬只;而肉雞上市企業,截止11月,大致產能已經同比擴增了18%。 有一個旁證是:參考消息網引用路透社報道指出,德國大荷蘭人集團中國區總裁和常務董事沃爾特·本茨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參加建造至少可飼養10億只雞的新雞舍。 相應的,那種養雞三五千當副業的,從下半年開始快速退出。 相應的,目前批養殖量達到10多萬只的獨立自養場,居然也擔心三五年后行業生存空間變窄。 9 物聯化養殖 5年前,物聯化養殖一般是大集團養殖或與其合作養殖場用的比較多一些。從去年至今,中等甚至普通規模養殖場也各種物聯化了。 物聯化本身導致養雞數據和養雞場狀態實時在線,其本質是充分發揮大數據預測預警和優化投入要素結構,從而通過數據促進精準生產、智能預警、智慧經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應用標桿。 10 技術貶值 設備自動化,過程智能化,養雞標準化,于是科學基礎上的技術經驗就貶值了。 這里的技術貶值不是說技術不重要,而是指:一方面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對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跨界融合整體把控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養雞的各種相關技術,永遠很重要。只是——20年前,好的養殖技術可以保你白手起家;10年前好的養殖技術保你合伙占股份;以后,好的養殖技術成為標配,保你有個常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