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鵝產業發展現狀
一、中國肉鵝產業現狀
我國是世界第一鵝業生產大國,鵝肉、鵝絨、鵝油是經濟價值極高的食品、紡織、化工原料。鵝肉及其加工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安全、低殘留、深受我國消費者歡迎,市場需求與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是世界肉鵝出欄量最多的國家,2020年中國商品鵝出欄量達6.39億只,較2019年增加了0.29億只,同比增長4.75%。
我國養鵝歷史悠久,飼養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肉鵝產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專業化,蓬勃興起的產業化經營是未來肉鵝產業發展最好的道路選擇,它能夠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鵝產品的附加值,不僅能夠穩定市場供給,還能大幅度提高肉鵝養殖的經濟效益。2019年中國肉鵝產業總產值達557.63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92.62億元,同比增長19.92%,2020年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中國肉鵝產業總產值為489.42億元,較2019年減少了68.21億元,同比減少12.23%。
二、廣東產業發展現狀
1、廣東鵝養殖主要集中在清遠,肇慶,佛山,江門,汕頭,潮州,廣州,陽江八個城市,占廣東省總量的84.1%。而其中馬岡鵝占比最高,約80%左右。隨著產業的發展,水禽產業養殖環節中的廢物排放對生態的破壞日益加劇。
2、廣東鵝養殖水平仍有待提高,硬件設施普遍簡陋。我們走訪了多個養殖廠,發現養殖的整體水平仍然較低,雖然拋開了傳統放養散養的養殖方式,但是規模化集中養殖也會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對環境有所破壞,目前已有多地由于大灣區建設及環保影響,產業開始外遷。
3、飼養員隊伍平均素質偏低,員工不穩定,即招即用。
4、沒有科學循環養殖體系,數字化養殖管理系統。
5、無公害化處理病禽,死禽。
6、無科學防疫體系,對疫病防治沒有科學的處理方式,每戶委托自己信任的社會獸醫。
7、產業鏈分散,單體農戶議價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