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遇 大市場 水禽產業如何聚力轉型再升級
記者:隨著我國畜牧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水禽生產已逐步成為我國家禽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請您分析一下當前我國水禽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市場走勢。
內蒙古賽飛亞總裁/黨委書記 李檳全:
水禽產業主要包括 3 個方面 :肉鴨、蛋鴨和肉鵝。在整個水禽產業中,亞洲肉鴨出欄量約占全球肉鴨出欄量80%,中國肉鴨出欄量約占亞洲的 80%。當前水禽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下 4 個特點。
第一,綠色養殖正在不斷推進。①水禽旱養成為常態。目前水禽多數采用網架上養殖,不與糞便接觸,提供充足的正常飲水即可。②糞便收集利用有新突破。糞水分離,把糞做成有機肥。③無藥殘養殖越來越普遍。有的不用藥,有的少用藥,養殖越來越綠色化。④自動化、智能化助力綠色養殖。
第二,自主品種正在逐步成為主力。長久以來,中國白羽肉鴨產業沒有自主培育的品種,肉鴨養殖都依靠國外引種。目前,我國自主培育的肉鴨品種 ( 比如 Z 型北京鴨、中畜草原白羽肉鴨、中新鴨以及強英鴨)占到全國總量 50%。近七八年,中國市場不斷地出現新品種,并成為主力。
第三,產品的深加工正在興起。從養殖到餐桌過程中,產業鏈、供應鏈基本形成。目前鴨產品預制菜也很多,還有酵母產品、休閑產品等。各種鴨產品連鎖店、品牌產品、深加工產品也有了一定的市場。
第四,營銷渠道的多元化。電商平臺涵蓋很多鴨產品 ;傳統的批發零售還在繼續,并且有所改善 ;線上和線下渠道結合發展 ;利用小視頻、直播形式銷售鴨產品 ;線下連鎖門店有代表性的有絕味、周黑鴨等。
水禽行業也面臨著一些發展問題,主要表現為 4 個方面。
第一,產業結構不對稱。當前矛盾很嚴重,發展不平衡,養殖端和加工端不對稱。經過 3 年新冠疫情,水禽產業養殖端變少,屠宰端變大,加工端變大,消費端變弱,尤其是 2023 年這一特點比較突出。
第二,產業上下游嚴重脫節。產業上游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產業下游加工產品銷售價格上不去,企業經營壓力非常大。
第三,土地和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土地和環保投入成本更高,排放必須達標,養殖糞污處理到位。
第四,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目前,水禽行業面臨著小、散、缺乏統籌、門檻低等問題。一旦行情好或者市場好,一哄而上,這就可能造成不規范的競爭,面臨超量,出現供需矛盾。因此,高質量發展是持續調整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