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老板棗林養生態雞 有門道
爬上山坡,抓起桶中的蛆,順手灑開,數百只小雞隨即從林間跑出來搶食,看到健康成長的小雞,主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這是記者7月16日在三臺縣永新鎮永征村徐懷斌的棗林生態雞養殖場內看到的場景。“在棗林中養出來的生態雞,每公斤至少賣40元!”徐懷斌高興地告訴記者。
電器老板轉行養雞
徐懷斌是三臺縣城里人,常年在后北街做電器生意的他對各行各業的生意都稍有了解。說起到永新鎮永征村承包20多畝山地養土雞的事,徐懷斌告訴記者這還源于一次看望朋友。朋友生病住院,一心想買只土雞為朋友補補身體的徐懷斌跑遍了市場,都沒找到一只他認為資格的土雞——不吃飼料,滿山跑著長大的雞。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吃‘土’東西,如果養出真正的土雞,這在三臺應該是第一家,市場行情一定錯不了。”帶著這樣的想法,徐懷斌開始在三臺縣選擇養殖場地。永新鎮是三臺有名的米棗產地,滿山遍野的棗樹林是養殖生態土雞的好地方。2009年12月,徐懷斌放棄城里的生意,到永征村承包20多畝山地啟動了他的生態雞養殖項目。
循環養殖成本低
蠅蛆房、雞舍、棗林的圍欄……先后投入20多萬元的養殖場初見規模。
豬糞孵化蠅蛆,蠅蛆喂養小雞,小雞在棗林間吃蟲長大,雞糞又是棗樹、雜草的肥料——這就是徐懷斌的棗林生態雞養殖的循環過程。
在寬敞的蠅蛆房內,記者看到,由水泥鋪筑的一格格孵化池內,在一堆堆豬糞里,數以千計的蛆蟲四處亂爬,在孵化池的四角,各放置著一個塑料桶。徐懷斌告訴記者,塑料桶是收集用的,蛆蟲長大后會掉到塑料桶里。每天,他都要來收集三次。收集到一處的蛆蟲經過清洗等工序,就可以直接給雞喂食了。“而豬糞是從同村一家養豬場免費拉來的,成本很低的。同時,棗林里有雞糞這種農家肥的培養,雜草長得快,蟲蟲也多,小雞不愁吃不飽!”徐懷斌透露,生態雞的養殖成本除了雞苗和基礎設施以及人工外,基本沒有其它成本。
生態土雞價格高
這樣的雞市場行情如何呢?徐懷斌回答說,“一般飼料喂養的雞,每公斤最多20元,像我這樣喂出來的生態土雞,上市的價格就要達到40多元一公斤。這一批500只土雞是4月份開始養的,到國慶節出欄時就有2公斤左右了。”對于已賣出的前一批2000只生態雞,徐懷斌告訴記者:“賺的幾萬元錢已再次投入搞基建了。”
“對永新鎮廣大的棗農來說,利用米棗采摘后的時間,飼養一季棗林雞,這就直接增加了他們的收入。現在都在搞生態養殖,這樣的路子應該是越走越寬。”就下一步的發展,徐懷斌說,他準備注冊商標,不管是鮮食,還是加工包裝,都要讓廣大的消費者吃到真正的土雞。“下一批,計劃要養個1000只到1500只,如果鄉親們要跟著干,我將無償教給大家技術,讓永新的棗農依靠棗林在生態養殖上開拓出更廣的致富路。”
蔣秩宏 特約記者 趙曉蘭 文/圖
(輸入: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