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辟蹊徑養野雞
養殖經驗駱光文總結出了野雞的生活習性:雄性野雞有自己的生活范圍,其他雄性野雞進入這個范圍,就會引起爭斗,所以養野雞密度要控制。他承租的山坡地上種著茶樹,這給野雞提供了遮蔽物,減少了野雞互相爭斗的機會。
這些年,駱光文靠養野雞賺得盆滿缽溢,日子過得可滋潤了。閑暇時,看著那一群群色彩鮮艷的野雞在山坡上嬉戲覓食,笑意就在他臉上蕩漾。
年,有一個親戚到山東帶回50多只野雞,準備發展野雞養殖。但是,飼養場地一直無法解決。湊巧,當時駱光文養豬虧了,成本每公斤6元的仔豬,三四元就賣了,偌大一個豬場空閑著,于是就養起了野雞。
從春到夏,一只野雞能下五六十只蛋,一般能孵出30只小野雞。到了第二年,野雞就繁殖到近2000只。市場上,6個月大小的野雞每只賣50元,相當于每公斤40元,市場行情非常好。有的買去送人,有的單位過節,每人發兩只。他本來想留1000只做種雞,但要的人太多,留不住。
飼養野雞有這么好的效益,這讓駱光文干勁十足。到2001年,他就把野雞繁殖到1萬多只,2003年達到最高峰3萬只。飼養的野雞多了,問題也隨之而來。
駱光文承包的山坡地上只能放養2萬只野雞,剩下的1萬只不得不關在室內。室內場地擠,野雞老是打架,每天要死幾十只,遲一點去撿,其他野雞就把死野雞吃得只剩下骨頭。關在室內的野雞吃飼料要花錢,而且長得慢,肉質也不好。這兩項讓他損失不小。到過年,他把放養在山坡地上的2萬只野雞賣掉,把室內1萬多只野雞放出去,1個月后,這批野雞就長得很好,肉質也鮮美。
開了一家農家小店去年初,禽流感的陰影讓人對雞望而生畏,駱光文的野雞銷路也一落千丈,場里滿是野雞。雞賣不出去,可飼料、人工開支一天也不能少,他愁得不行。想來想去,自己動手開了個農家小店,自產自銷??墒牵獠痪皻?。
這年3月,義烏市委書記樓國華下鄉調研,路過他家的養殖場,看到場地里這么多野雞,就進來了解情況。他嘆苦:雞沒人買,飼料天天喂,吃不消。
樓國華當即拍板,晚上留在他家小店吃野雞。人民日報有一記者正好要采訪樓書記,樓書記就請記者到小店吃野雞。記者回京后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寫到“剛到義烏就吃野雞宴”這件事。樓書記看見小店沒有取名字,就欣然揮毫題寫“源野山莊”。“源”取“財源滾滾”之意。“野”者,“鄉野、野雞”也。
書記帶頭吃野雞的消息傳開后,義烏城里人蜂擁而來,每桌一點就是三只野雞,一只燉,兩只炒。滯銷多時的野雞一下子變成了搶手貨。平時中午、晚上都有一二十桌,到了節假日,一下子來三四十桌,菜都來不及燒。從此以后,他飼養的野雞一直供不應求。
駱光文說,放養的野雞比野生的肉質好。野生野雞的肉瘦、腥、硬;放養的野雞皮下有一層脂肪,用砂鍋燉好后,上面有一層黃黃的油,香味撲鼻。也有一些野雞價格賣不高,駱光文說,那是關在室內養的,肉質不一樣。只要是放養的,價格都不錯。從價格看,去年初,由于禽流感影響,野雞價格跌到每公斤20元以下,下半年升到20元?,F在,市場價在每公斤60元左右。
輸入作者: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