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人工養殖天鵝成功 普通人能嘗天鵝肉
天鵝在我國是傳統的吉祥及高貴珍禽,又因為它是大型的候鳥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進行大規模的南北遷徙,所以人們除了通過電視紀錄片是很難親眼目睹成千上萬只野生天鵝在空中翱翔的雄姿的。但有一個人卻胸懷大志,創造性地要在南寧建一個“天鵝湖”,把這天鵝養殖做大做強,做成一個產業。讓高高在上的美麗天鵝,飛到我們尋常百姓身邊。這個人就是廣西南寧正凱珍禽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武。
在依山傍水的大王灘天鵝養殖場,記者一下車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天鵝在湖邊嬉戲,說實話看著這些天鵝心里還是有些失落的,因為遠沒有我們印象中那般美麗高貴,感覺也和普通家鵝差不多??粗覀兝Щ蟮纳袂?,劉武微微一笑,招呼著技術員進入了養殖圈內。這時候我們明顯感覺到天鵝群起了變化,全都豎起了長長的脖子,并發出“嘎嘎嘎”的聲音,隨著技術員的手勢,幾千只天鵝展開翅膀助跑起來,接著一只只都刷刷刷地飛了出去!那宏大氣勢,那美妙的姿態,不是天鵝又能是什么呢?看著我們目瞪口呆的表情,劉武哈哈大笑起來,也和我們慢慢講起了他和天鵝的故事……
“我們公司是經過自治區林業廳、南寧市林業局嚴格審批,南寧市工商局注冊的珍禽養殖公司,經過兩年的馴養繁殖,終于在全國率先大規模將天鵝繁殖成功,現在已經有成年天鵝4000余只了。”劉武驕傲地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游休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把野生動物關在籠子里面的方式已經不能吸引游客了,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在搞大型野生動物園。劉武正是看好這個市場,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投資建立起天鵝養殖基地,打造他的天鵝世界。
記者在基地看到,這里的天鵝的確是野生放養與人工馴養相結合的,基地里面沒有一張網,天鵝想飛就飛,出入自由,但是它們每次飛出去都不必擔心它們不回來,這種飼養水平的技術含量相當高,特別是對天鵝這種野性強的大型遷徙動物而言。現在天鵝已經把這里當作它們的家,基本是在養殖場地50公里范圍內飛行。但是劉武并不滿足于把天鵝留住,而是要建立起以天鵝為龍頭的一系列相關配套產業。只有銳意創新,走一條與生態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目前他已經在“天鵝湖”中投入了大量的魚苗,而天鵝糞就是很好的天然飼料,這樣一年下來光養魚的收入就有二三十萬元。而下一步劉武還要進一步擴大天鵝的養殖量,爭取到明年把天鵝的數量由幾千只擴大到上萬只,到時候就還可以發展天鵝絨和天鵝毛的加工產業,把天鵝毛做成高檔的天鵝扇等。養殖量的擴大,成本必然提高,而劉武也有新的主意——讓游客自己養天鵝。游客可以通過購買飼料的方式與天鵝來個親密接觸,不僅游客玩得開心,也節約了飼料成本。
如果說發展天鵝生態旅游業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發展天鵝肉食品深加工和餐飲業恐怕就圓了很多人多年來的夢想了。中國有句俗話,叫“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隨著人工養殖天鵝的成功,普通民眾能有幸品嘗天鵝肉了。正凱公司在擴大養殖規模后每年可以向社會提供3000只至5000只食用天鵝。“而如果能進一步把大雁肉做成深加工、小包裝,供應高檔酒店、賓館以及禮品饋贈,那發展潛力和商機就更大了。”劉武又開始做著下一步的規劃,正是他的膽大心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搞活了天鵝特種養殖,完善了企業的經營方向,也為我們廣大南寧市民帶來了一個新的旅游項目。而他現在也正尋思著帶上幾百只天鵝進城,在市區內放飛天鵝,新鮮吧,別人都放飛和平鴿,誰見過放飛天鵝的?如果這個想法真能實現,那我們南寧人可就大飽眼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