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孔雀“飛入”杭城,特種養殖創新出路
“受疫情影響,今年孔雀養殖行業也受到波及,我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沒想到無意中打開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浙江百鳳孔雀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程皓邊忙著給一只只制作精美的孔雀標本打包,邊回答著小編的電話采訪。
作為一名90后,有著海歸背景的程皓在2016年回到家鄉武義,主營藍孔雀養殖及周邊產品。創業之初歷經艱辛,在當地政府幫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到2018年,合作社藍孔雀年出欄量可達500只以上,已初具規模。
目前中國的孔雀品種分為兩類,綠孔雀和印度藍孔雀。綠孔雀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數量非常稀少,國家明令禁止私人養殖與交易。而程皓飼養的是印度藍孔雀,是國家鼓勵與扶持的特種養殖項目,主要用于食用,因其肉質鮮美,產出比高而受到很多養殖戶的青睞,同時也被很多地方政府列為扶貧項目,對鄉村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從事藍孔雀養殖人數已達20萬人次,每年全國藍孔雀出欄量高達1000萬只以上。
食用孔雀
目前藍孔雀的銷售市場主要以食用為主,自疫情爆發,孔雀養殖行業呈低迷發展,許多養殖戶選擇轉行,程皓的養殖場也是虧損嚴重。不過,比較其他人的待機而動,程皓選擇主動出擊,從前的海外生活給了他很多新的想法。
“在歐美發達國家,動物標本交易是一個歷史非常久遠的行業,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城堡主們在自己的領地內獵殺了動物,會請技藝精湛的醫生將其制作成標本,展示在房間內,以示其權力。展示的標本數量越多,種類越豐富,越彰顯其廣袤的領土。久而久之,逐漸成為上流社會彰顯身份的象征,而動物標本交易也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交易體系。到了上百年后的今天,動物標本不僅僅是歐美高檔工藝收藏品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類目,更是普通家庭提升裝修格調的一個必需品”,程皓激動地介紹到,“我當時住在一個美國人家里,他的客廳里面就有一只孔雀標本和一只鹿頭標本,非常漂亮。”
“孔雀自古就是吉祥富貴的象征,只有6年以上的雄性孔雀才能制作成標本,在客廳擺放孔雀標本是納祥,在辦公場所放置孔雀標本是招財。既然現在食用市場不景氣,我就想把標本工藝品這個市場做起來,年后一直呆在杭州跑市場,接觸了很多高檔會所,高檔家裝店,想不到還真被我拉到了一個訂單,雖然數量不多,但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將孔雀養殖做精。”
買家是杭州一家高端會所,有6家門店,總共采購了20套孔雀標本擺件。“我們不是只賣產品,我們會為客戶停供一年一次的上門終身保養服務,直到產品完全需要更換。一套標本的壽命大概是10-15年。下一步,我準備開線下展示店,將標本正式發展為高端工藝品類目。”
孔雀標本工藝品
今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特別是特種養殖業,虧損慘烈。程皓說,試著想想其他思路,其他方法也許會有出路,相信國家也在努力的幫助養殖業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