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鷓鴣“啄”開致富門
又是一個艷陽天。迎著春天的氣息,從新疆和田縣城出發,一路向西行駛43公里,就到了和田縣郎如鄉鐵熱克阿勒迪村。穿過干凈整潔的巷道,占地6000平方米的和田縣朗如鄉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就在眼前:8座標準化廠房呈兩行排開,孵化車間、養殖車間、加工車間、冷藏車間等一應俱全,24名工人在車間各司其職,一派忙碌的景象。
“室溫沒達到37℃,需要再調高一點,不然不利于鷓鴣孵化。一定要掌握好各項數據,提高孵化率”“好的,我馬上就調”……走進孵化車間,車間主任依明江·馬合木提正與工人交流。
“合作社現有鷓鴣12萬只,日產蛋量3500到4000只。我們將持續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鷓鴣品牌影響力,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依明江說。
提起鷓鴣養殖,還要從2018年說起。新疆社會科學院、新疆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和田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駐村工作隊在郎如鄉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爭取產業項目支持,結合村情實際和市場形勢,引進畜禽鷓鴣產業,成立和田縣朗如鄉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統一供苗、統一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護價收購的保障措施,指導和帶動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內圈舍發展鷓鴣養殖。
“我和親戚合伙養了2700只鷓鴣,成活2000只,賣了3.6萬元,大家收入都增加了。”養殖戶阿卜杜合力力·奧布力喀斯木開心地說。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阿卜杜合力力,是鷓鴣養殖的受益者。2020年4月,在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免費領取了1000只鷓鴣苗。有兩個親戚計劃外出務工,就將領取到的1700只鷓鴣苗交給他托養,并約定按一定比例分配收益。
在阿卜杜合力力精心飼養下,3個月后除去成本,阿卜杜合力力收益2.6萬元。“養殖鷓鴣成本低、見效快,多操點心,就能有好的收益,我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阿卜杜合力力信心滿滿地說。
聰明勤快的阿卜杜合力力網上網下到處求學,積累規模養殖經驗。工作隊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村開展科學養殖指導,提高養殖技術的同時,帶動10戶村民加入養殖隊伍。
鷓鴣具有生長發育快、飼養周期短、繁殖力強等特點,養殖鷓鴣投資少、見效快,勞動強度低,老人婦女都可以飼養,非常適合家庭養殖。通過合作社帶動,全鄉13個村共有1000戶村民養殖鷓鴣100萬只,年出欄量80萬只,戶均年收入1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0萬元。
工作隊幫助合作社注冊“和田珍禽”商標,初步形成集育雛、養殖、屠宰、真空包裝、冷鏈運輸、市場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目前,工作隊正積極尋求食品加工企業技術支持,計劃對出欄鷓鴣進行深加工,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力爭將鷓鴣養殖業發展成為村民增收的龍頭產業。
(摘自:《特種養殖》2022年第3-4期 總第1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