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武陟:特色養殖富農家
近日,走進河南省武陟縣龍泉街道北賈村肖新軍的鷓鴣養殖場,只見一只只色彩斑斕的鷓鴣在籠子里嘰嘰喳喳、活蹦亂跳,不停地搶食飛躍,精神十足。
“現在我們這兒有7000只種鷓鴣、2000只蛋鷓鴣,靠著售賣鷓鴣蛋、鷓鴣苗、鷓鴣肉,我這一個月賺兩三萬元不成問題。”肖新軍自豪地說。
肖新軍的養殖場建于2010年,共有10座養殖大棚。十幾年來,他把雞、鴨、鵝養了個遍,后來,為了增強養殖競爭力,他獨辟蹊徑,把目光放在了生長發育快、成活率高、抗病性強的鷓鴣上。
“鷓鴣非常好喂養,它的生長周期短,兩個月就能長成,八個月就能下蛋,養殖風險比較小。”肖新軍說,“鷓鴣的食用價值較高,鷓鴣肉質緊致,味道鮮美,口感很好,鷓鴣蛋富有營養,市場需求量大。”
2020年,鷓鴣被國家歸為特禽,農戶可進行規范化養殖。于是,肖新軍從浙江引進鷓鴣幼苗,正式走上了鷓鴣養殖路。
在剛開始養殖時,由于對鷓鴣的生長條件不熟悉,肖新軍也曾吃了不少虧。為此,他不斷查找資料學習,總結養殖經驗,摸索養殖技術。在他的精心飼養下,鷓鴣越長越好,引來外地客商上門收購,收益不斷增加。
近年來,武陟縣把特色養殖產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加群眾收入的有力抓手,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發揮特色養殖業帶頭人的引領示范作用,大力發展鵪鶉、鷓鴣、鴿子等特色養殖業,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特色養殖向標準化、科學化、產業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