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魯山:著手鴕鳥全產業鏈開發
“在這兒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喂養鴕鳥、撿拾鴕鳥蛋、清掃基地衛生,鴕鳥非常好養,工作比較輕松,一天能收入100多元,挺滿足的。”在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熊背鄉雁鳴莊村的舜和農業鴕鳥中國種鳥基地,年近六旬的鴕鳥飼養員王大利高興地說。
在魯山,受益于鴕鳥養殖的不只王大利。2021年,熊背鄉返鄉創業人員陳長松經過科學考察分析,決定返鄉創辦舜和農業,發展抗疫能力強、經濟效益高的鴕鳥產業,投資2000余萬元建立了鴕鳥繁殖培育基地,進行種鳥培育、孵化、育雛、商品鳥養殖。目前,基地養殖鴕鳥規模已達1500只,年孵化2000余只,并帶動周邊68家農戶養殖鴕鳥,鴕鳥遠銷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鴕鳥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大的能長到150多公斤,而且鴕鳥全身都是寶,鴕鳥肉被認為是最健康的肉類之一,鴕鳥血具有很高醫藥科研價值,鴕鳥羽毛堪比黃金的價格,鴕鳥蛋除了食用之外,蛋殼還可以做工藝品。”舜和農業鴕鳥養殖負責人陳國峰介紹。
以鴕鳥產業發展為契機,魯山縣立足溝域經濟和生態優勢,支持舜和農業探索現代農業與養殖業相結合之路,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城建學院等高校合作,成立博士工作站、鴕鳥專項課題研究組等,進行鴕鳥全產業鏈開發,為舜和農業及“新中鴕”品牌的創建提供技術支撐,來打通“產、學、研、銷”為一體的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賦能。
為支持鴕鳥產業發展,魯山縣為舜和農業批復了鴕鳥特色產業園專項債1.2億元,用于支持建立集中的鴕鳥養殖基地、飼料研發加工中心、屠宰冷藏中心,以及統一物流配送中心。魯山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持續加大對鴕鳥產業的扶持力度,引導基地聚焦鴕鳥全產業鏈,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創新能力,精益開發鴕鳥全系列產品,統籌建立鴕鳥特色產業發展體系,探索建立新型經營模式,不斷拉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進一步賦能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本文有刪節)
編輯: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