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蛋鴨養殖產業孵出促民增收“金蛋蛋”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濱湖新區彭杜村鄉大趙常村村民們喜笑顏開,由該村“90后”返鄉創業青年王鐵證免費分發給他們的5000只蛋鴨陸續進入產蛋期。王鐵證兌現承諾,以市場價從村民手中收購鴨蛋,幫助他們每戶每月增收近3000元。
“來來來,大家排好隊,一家一家的稱,誰家的鴨蛋也落不下……”當天一大早,大趙常村就熱鬧起來,村民們抱著一筐筐新鮮的鴨蛋聚集在村委會大院里,在王鐵證的一聲招呼下,大家樂呵呵地排起了隊。
“你看我這鴨蛋怎么樣?個頭兒大不大?”“你掂掂,這份量,我這個鴨蛋肯定是個雙黃的。”……村民們一邊等著過秤,一邊拿出自家產的鴨蛋“比拼”起來。
稱重完畢,村民們又排隊等候王鐵證給大家現場“發錢”。按照剛剛稱取的斤數,大家都立刻領到了現金。村民高海燕將領到的鈔票重新數了一遍,放到了羽絨服兜里,又拉上了拉鏈,捂了捂,確保“萬無一失”。她笑著說,“多虧了鐵證給我們發這些鴨苗,真沒想到這么快就見著錢了,真是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兒。”
致富不忘桑梓情,反哺家鄉助振興。王鐵證是濱湖新區大趙常村的一名“90后”返鄉創業青年。2012年,他依托家傳的烤鴨蛋手藝,回鄉創立了烤鴨蛋品牌,并讓小小的衡水湖烤鴨蛋年銷百萬枚。去年,他看到家鄉的閑散院落較多,且大都是老人和留守婦女,便萌生了依托自己的烤鴨蛋生意,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增收的想法。去年5月,王鐵證自費購進了5000只蛋鴨鴨苗,全部免費發放給村里的80多戶村民。為了讓大家養殖有保障、能放心,他還主動承諾:“這些鴨子產的蛋,全部按照市場價格保底收購。”
村民們興致勃勃地將一只只小鴨苗領回家,可是怎么養?喂什么?面對村民的顧慮,王鐵證早有打算。他為大家建立了專門的養鴨微信群,轉發養鴨技術指南,并根據村民的需求隨時上門指導養殖方法、傳授疫病防治技術。半年多下來,村民們個個從養鴨“小白”變成了養鴨能手。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喂養,這些蛋鴨終于迎來了產蛋期。眼見著個頭大、沉甸甸的鴨蛋越攢越多,村民們心里樂開了花兒。
王鐵證說,從鴨蛋制作成烤鴨蛋,需要60多天的時間。“因為我是用的傳統的烤鴨蛋制作工藝,口感好,但是工序也煩瑣。”王鐵證盤算著,現在衡水湖景區有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金字招牌,知名度更高,附加的農副產品銷量也不斷增加。
“這是第一批蛋鴨,往后我還想再發放第二批、第三批,爭取將更多的資源源源不斷地送到鄉親們手中。未來,我還要繼續努力,通過蛋鴨養殖聯農帶農模式帶動村民增收、促進產業增效、助力鄉村振興。”王鐵證滿懷信心。(本文有刪節)
編輯:岳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