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視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弦外之音3
同樣以果汁為主的農夫果園、達利園等諸多中國民族新銳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則明顯加大,可以說這些品牌的處境十分嚴峻,一面要迎接強者愈強的資源整合和資本運做的國外巨頭們挑戰和提防進一步被蠶食的風險;另一面還要接受統一、康師傅兩大巨頭的沖擊和搏殺;同時還要接受原料成本、推廣成本及龐大而復雜的生產加工與物流配送環節的管理成本的挑戰。
四、連橫抗曹——中國民族飲品的出路?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飲品行業品牌集中度增強,多方資源的戰略整合是行業的一個佛寺展趨勢,而此次可口可樂的大手筆運做,更是深刻地體現了這一點,同時也為中國的本土化飲品品牌無形中帶來了一種昭示:資金、品牌、網絡一個都不能少,再加上人才、基地,就是雙保險了,沒有這些或缺失某一層面,最終只能造成木桶的短板效應,永遠也不能將木桶的水盛滿,或許就在你不停盛水的時候,對方在步步為營,環環緊逼,爭搶你的份額和消費群體,指不定某一日,或者遭遇吞并,或者舉步維艱,或者偏安一隅。
在資源整合和資本運做面前,飲品行業的品牌只會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可口可樂不管是品牌、資金實力、規模,還是渠道、技術等,本身都已經夠強大的了,而今再加上匯源這個響當當的牌子,在整體資源重新整合和高效釋放的條件下,所產生的威力是難以想象的。基于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民營企業如何應對?
前一段時間,在白酒行業出現了某一域白酒抱團打天下的現象。這種想法在筆者看來,固然是好,關鍵是能否達到謀劃者企及的預期效果。倘若在對抗競爭、遏制威脅能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那么,對于飲品行業中,也值得借鑒和效仿。飲品行業如何效仿呢?筆者認為,同業上中下游資源整合、異業聯合,是主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具體指:統一行業中的從原料、輔料的采收,到生產的加工合作,到包裝物料的印制、再到物流運輸配送及渠道資源的互為共享等,將飲品行業相關產業的鏈條建立和完善起來;異業聯合中包括渠道網絡的聯合、推廣活動的聯合等深層次、多角度的合作行為。
五、草本飲品——可口可樂的下一個目標?
用大小通吃形容可口可樂的胃口似乎并不為過,甚至就連處于休整期的功能性飲品和草本飲品,對其而言,都有躍躍欲試的跡象。前不久,從相關途徑獲悉,可口可樂近一兩年正在集中科研實力致力于研發中草藥飲品的項目,也許涉足功能性飲品領域是遲早的事情,畢竟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功能性飲品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由此聯想到此次的收購行為,筆者認為,也許中草藥草本飲品,在不久的將來,會是可口可樂的下一個目標。這對于國內民族飲品主打草本飲品和功能飲品的品牌,應該警覺起來,至少在其還未曾真正涉足該領域的期間,積聚內功,創新發展的同時,也要警惕風險基金的不良意圖,盡快做專、做強、做大起來,千萬不要等到狼來到我們身邊了,才引起高度重視并馬不停蹄、走夜兼程的發展。只怕到那時為時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