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殖為毛皮行業新形勢下的立足之本
——訪青島農業大學 馬澤芳教授
本刊:馬老師您好,這幾年毛皮行業一直處于低谷狀態,新冠疫情又給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您覺得現在毛皮行業面臨著什么變化?
馬澤芳:2010年由于國際市場行情的大漲,刺激了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積極性,毛皮動物的養殖量和取皮量大幅上漲,到2014年達到頂峰,但由于供遠遠大于求。因此從2015年毛皮價格就開始下滑,一直到2019年達到最低谷。而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又給行業一個重重的一擊,讓本來就低迷的毛皮產業更加雪上加霜。但是新冠疫情也給我們帶來了機遇,讓我們看見了希望。從2020年4月份開始部分歐洲國家陸續爆出水貂感染新冠病毒,水貂被大量捕殺,截止2021年12月份,全球已經有16個國家宣布禁止飼養水貂等毛皮動物。
由于毛皮價格的持續走低和新冠疫情的影響,毛皮養殖業面臨全面洗牌。老的市場格局被打破,曾經占巨大市場份額的企業將失去優勢,我們要面臨技術革新。之前我們一直依靠進口優質種源和皮張,但是現在多數歐洲國家大量撲殺和禁養毛皮動物,使得進口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所以現在我們應該重新規劃,由以前依靠進口種源轉變為自主培育。
本刊: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兩年了,您覺得這場疫情對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是福還是禍?
馬澤芳:我認為新冠疫情對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來說是福禍相依。我從三個階段分析一下:
(一)毛皮動物產業面臨倒閉的危險期
大家都知道2019年毛皮動物養殖業跌至最低谷,毛皮價格經過6年的持續下跌,讓從業者看不見繼續下去的希望,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而就在這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1月25日,有媒體發布了一篇研究結果,研究結果認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的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這一報道引發了毛皮動物養殖業的恐慌,因為當時水貂屬于野生動物,并不屬于家畜,而其毛皮對于國計民生的影響較小,所以很有可能面臨撲殺禁養的命運。
1-3月份正值毛皮動物準備配種后期和配種期,這段時期對于養殖生產是最關鍵的時期。同時也是人與毛皮動物、毛皮動物與毛皮動物、人與外界交流最繁忙的時期,流動性大,易傳播疾病,對疫情防控產生不利影響。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交通運輸管理措施,使得運輸管理更加嚴格。如此,嚴重影響了毛皮動物生產和貿易活動,影響了養殖者的經濟收入。這樣就導致養殖者僅存的的一點信心消耗殆盡了。
(二)毛皮動物產業發展的觀望期
2020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03號)——《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出臺,讓毛皮動物養殖者看見了希望,《目錄》明確了哪些動物屬于家畜家禽,哪些屬于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于《畜禽法》管理。首次明確了家畜家禽種類范圍。而毛皮動物(貂狐貉)被確定為特種畜禽,由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歸口為國家農業農村部管理。這代表了養殖的合法化。這就給養殖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三)毛皮動物發展的希望期
在2020年11月7日,丹麥警察總長宣布約有1600萬只水貂被捕殺,截止到2021年12月份,全球有16個國家出臺政策,全國范圍禁止飼養毛皮動物。這就意味著將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想要進口國外的優良種源不太可能了。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發展就要依靠我國現有的種質資源了。另一方面,未來的全球的皮量將會減少50%以上,特別是優質皮張。歐洲優良種獸的減少也會拉近我國毛皮動物產仔量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這對我國的發展也是有利的。近期毛皮價格的上漲,也給毛皮從業者看見了希望。
總之,疫情的發展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撲殺和禁養毛皮動物,這一局面對于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既是一種機遇,同時又是挑戰。我們如果能努力培育自己的優良種源,提高產仔成活率,提高皮張質量,這就意味著我們抓住了機遇,贏得了挑戰,未來的發展將是光明的。
本刊:經過幾年的行業低谷,您怎么看我國目前的毛皮動物養殖規模?
馬澤芳:經過此次大洗牌,行業結構的調整,我國的毛皮動物養殖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們解決。就拿山東為例,山東是我國毛皮動物養殖的大省,2020年山東省水貂取皮數量占全國總數量的55.2%,狐貍取皮量占全國總量的44.9%,貉子取皮量占全國總量的23%。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的影響取皮量有少量的下滑。在水貂養殖品種上也有了一些變化,由原來的標準黑水貂和咖啡貂轉變成白貂、灰貂等彩貂。由于小養殖戶的退出,規模化養殖場的占比有明顯的增加,由2014年占比0.5%增加到了4%,這是養殖向規模化的轉變。
但是現在養殖場也存在一些問題。
1、雖然現在較2014年規模化養殖場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從整體上看,增長還是不夠,只有實現規模化,管理水平和抗擊打能力才能有所增強。
2、在飼料的配比上,很多養殖場還是采用自配料,科技含量不高,以自己的經驗來做衡量,這是不科學的。
3、技術人員的匱乏,在很多養殖場中,飼養者是集技術員、飼養員和配種員于一人的。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和疾病防控手段,這就導致毛皮動物的亞健康狀態,生產水平和毛皮質量達不到要求。
4、種質資源差。養殖場重引種輕育種,引種和育種不能協調發展,品種質量老化。導致的狀態: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繁殖性能和皮張質量遠遠達不到要求。
本刊:請您結合多年的經驗,給我們養殖者一些建議?
馬澤芳:要把毛皮動物養殖好,讓它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我想提幾點建議:
1、毛皮產業要發展,盲目跟風是大忌
見到經濟效益好的項目,一窩蜂的進場和擴張,這是人們經常有的思維。在2010年到2014年的瘋狂擴張,爆發式增長,使得市場嚴重飽和,所以才導致從2015年以后,毛皮價格直線下滑。一次盲目跟風導致行業6年的低谷,所以要重視毛皮行業發展動態,切忌盲目跟風。
2、優良品種是養殖業發展的根本
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發展的根本就是優良品種,并且還要養好。全球范圍看,歐美的水貂和芬蘭的藍狐品種好,皮張質量優,但是從現在的局勢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想從國外引種是非常困難的。我國毛皮動物養殖的幾十年間大量的引進歐美水貂和藍狐進行雜交改良和培育,目前我國的毛皮動物的生產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跟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想發展就必須提高品種質量。
3、優質日糧和科學配比是毛皮動物發展的基礎
優質日糧原料經過科學的配比是毛皮動物養殖發展的基礎。優良的品種并不代表能帶來高的經濟效益。經過這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為了降低飼養成本,不考慮原料質量,不考慮個體大小、毛皮質量、產仔存活率等問題,只要能活就行。這種飼養管理的理念是不行的。
未來的養殖,必須進行合理的供給優質飼料,并科學配制成適宜營養水平的日糧進行飼喂。才能使優良品種的生產性能(生長發育、繁殖,毛皮等)潛力得以充分發揮。
4優質環境和有效的疾病防控是保障
想讓我們養殖的毛皮動物健康的活到取皮,除了優質的日糧配比,飼養環境和疾病防控也是影響繁殖成活率的重要因素。養殖密度大、糞便不及時清理,導致環境中氨氣和二氧化硫含量超標,致使動物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蚊蟲滋生,攜帶病原體傳播疾病,容易造成腸道疾病引發仔獸大批死亡。所以應該特別重視飼養環境和做好疾病防控。
本刊:再次感謝馬老師的分享,希望通過這次分享,可以讓我們讀者有所啟發,共同努力讓毛皮動物養殖業的春天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