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中國獺兔養殖行情分析
從去年秋季到現在,獺兔養殖戶都實實在在賺了一筆。但時間已經過去了9個月,不少獺兔養殖戶共同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養獺兔賺錢還能賺多久?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不少新養殖戶選擇養殖獺兔項目,心里不太踏實?
我國獺兔養殖和裘皮消費現狀
獺兔皮和肉兔皮市場是隨著以狐貍皮為主的高檔動物毛皮市場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已經經歷了1989、1991、1998、2001~2003、2007年的幾次大的低迷,經過了2007、2008和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后,自去年10月開始轉暖,出現拐點。今年春季以來,在俄羅斯、芬蘭等國際市場,狐、貉子皮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5—20%和33%在國內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由于裘皮生產企業的不懈努力和我國物質生活水平和審美觀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毛皮服裝。貂、狐、貉裘皮服裝行情堅挺。據報道,國內水貂、貉子和狐貍三大高檔毛皮動物產業的年產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場穩定。而作為居于中、低檔消費的獺兔裘皮服裝,消費群體更大。但截止2010年2月份,我國飼養量已不足2007年的20%,貨源不足。,獺兔皮價格上漲已是大勢所趨。目前頭路獺兔皮的價格為55元左右/張。宰殺體重為4.5—5斤,而2007年宰殺的是5—7斤。5—7斤的獺兔皮子現在可以賣到60元。高峰期會達到65-75元。以獺兔、肉兔皮裘皮服裝、毛領服裝、裘皮飾品在占人口總數50%以上的中、低檔消費群體越做越大,需求量超過過去任何時候,拉動了對毛皮動物的需求,內銷火爆。獺兔的介入,已經把中國拉進了毛皮服裝消費大國行列。
多年來獺兔養殖利潤有一個幅度
一只獺兔從出生到達到5市斤出售,一般需要消耗顆粒飼料25市斤左右,按今年價格計算,加上防疫、水電、工人工資,養成一只獺兔需要成本35元左右,今年春天的純利潤是50元左右,今年夏天的純利潤也在20元以上。20元~50元,多年來的養殖獺兔利潤隨著市場浮動而變化,但都在這個幅度內。
養殖獺兔有沒有可供借鑒的贏利模式和亮點?
這是一個怎樣養殖獺兔、肉兔才能賺到錢的問題,大家都很關注的題目,這看似神秘莫測的焦點,其實是一個有規律可循的波式流程。連云港市亞偉肉兔養殖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中、小企業成功經營經歷顯示了這樣一個波式流程:養殖戶養兔第一年由于籠舍、設施和飼料等投資大,技術差,銷售沒有經驗。正常情況下,養兔第一年收回成本就很不錯了,第一年暴富的例子不多。而按多年來的市場規律來看,多數養殖戶是在行情較高年份涉足兔業,常常盈利時間不長,第二年下半年市場就開始下滑了。第三年下半年又開始上升,第四年、第五年又輪回到五年左右一個高峰的市場周期原點。養殖戶一般都是從第三年開始才有可能真正賺錢。
影響養殖效益的因素是什么?
一是有一個季節性價格浮動因素。和其他毛皮動物一樣,高品質的獺兔、肉兔價格才能好。毛皮質量要在較低的氣候環境下才能發育形成,氣溫低時皮厚毛密,氣溫高時皮薄毛稀,這是多數毛皮動物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毛皮動物的出售價格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在正常年份(炒種行為除外),毛皮(動物)價格與氣溫成反比,氣溫越高,價格越低,一般從麥收前開始走低,中秋節前開始漲價。“三九”期間價格最好。
二是應對市場的能力。既使養殖獺兔有著這么好的優勢,仍然還有少數養殖戶賺不到錢,這些養殖戶多為中小型規模,新手,養兔初始期望值太高,缺少長期養兔的準備。當遇到商品兔銷售價格下滑時,有的放松管理,有的以青草菜葉代替全部喂顆粒飼料,造成兔群缺乏營養發育遲緩,品種退化或者疾病蔓延。更有甚者竟然把種兔賣光,價格轉好時,或者沒兔子可賣,或者已經轉行。成為高喊養殖獺兔不賺錢的人。殊不知,養獺兔賺錢者多是經歷了“高—低—高”一波三折浮動后,第三年才開始大把賺錢。
抓住這次高峰期
一件獺兔皮服裝的時尚設計,流行、穿著周期約為五年左右,這與本文開頭所述幾次市場波動間隔的年份是相吻合的。2011、2012年應該處于高峰期中。有錢可賺。
(輸入:陶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