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毛皮加工能力滯后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毛皮制品消費國。毛皮服裝在俄羅斯已有幾個世紀的生產歷史,也是俄羅斯的傳統服裝,主要的毛皮制品有男女大衣、兒童大衣、帽子、披肩等等。
俄羅斯的毛皮業在國內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國民提供各種毛皮制品,創造就業機會,為國家創造大量的財政收入。因此在俄羅斯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治運動會抑制毛皮業,影響毛皮業在國家中的地位,民眾也沒有反毛皮情緒。
俄羅斯在毛皮動物養殖上擁有豐富的經驗。俄國內的毛皮動物養殖種類約有50種,包括水貂、北極狐、銀狐、火狐、雪貂、黑貂。俄羅斯國內有龐大的毛皮動物養殖科研所,進行動物養殖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俄羅斯養殖毛皮動物的年出欄情況為:水貂原皮產量300萬張,北極狐原皮產量40萬張,銀狐原皮產量12萬張,黑貂原皮產量每年3萬張。俄羅斯70%的國土覆蓋著森林,是野生動物良好的生存地,其中30多種動物有毛皮價值。野生水貂毛皮每年產量約40萬張,雪貂毛皮每年產量約400萬張,田鼠毛皮每年產量約120萬張。俄羅斯羊皮制作的毛皮服裝也很常見,因為該類服裝保暖性好,價格適中。
全俄每年的羊皮加工量在700萬張左右,主要制成各種大衣、衣領、帽子和工作服。俄羅斯的軍隊、警察、鐵路、石油系統每年都采購大量的毛皮服裝和帽子。
俄羅斯有著比較完備的毛皮加工業,但總體技術水平較低,企業使用的多種設備和化工材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俄羅斯也有數家科研機構和院校,從事各種原皮加工技術的研究和培養行業技術人才,全行業約有5萬-6萬個就業崗位。但俄羅斯本國的毛皮加工能力僅能滿足國內10%-15%的需求,其余85%以上的需求缺口需要進口,主要供應國是中國、土耳其等。
俄羅斯由于其寒冷的自然氣候,國民對各類毛皮制品:大衣、帽子、毛領的穩定需求,充足的原料皮張(野生和養殖),數量眾多的毛皮加工業(硝染和裘皮服裝制造),使之成為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毛皮制品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