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草地畜牧業的幾點建議
如何做大做強草地畜牧業,以最小的投入,贏得最大化效益。同時,用科技手段防范和規避風險,確保產業長盛不衰,使該產業成為一方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這對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草食家畜,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發展規模不大、速度不快、效益不高,解決的辦法和發展的思路是:
加強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如加大對欄圈建設、草地改良、秸稈轉化、良種繁育推廣、疫病防控、科技培訓示范等方面的投入,夯實發展基礎。
依托資源,擴大規模。在充分利用抓好自然草場利用的同時,抓好低產草地改良,提高牧草產量;大力開展人工種草,抓好糧草間作,擴大飼料來源;抓好農作物秸稈飼料的加工利用,大力推廣秸稈青貯、微貯、粗粉碎技術,保障飼料來源;推廣配方喂養技術,提高飼料營養濃度,滿足養牛、養羊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發揮生產性能;推行大戶小戶一起上、圈養放牧一起上、高山低山平壩一起上的多元化發展模式,逐步壯大發展規模,形成鋪天蓋地發展態勢。
抓好良種繁育推廣體系長效機制建設,解決品種不優、品質不高問題,加快良種推廣和品改升級,加速品牌創建。抓示范創建,培養典型大戶,解決農民發展信心不足問題。突出重點辦好示范,發揮帶頭作用。同時加強科研,開展試驗示范,搞好總結,制定較為成熟、完善的飼養管理規程和飼養標準,組織引導開展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提高生產水平。
抓好培訓,提高飼養戶的技術水平。制作科學養牛養羊光盤,分發到養牛養羊大村、大戶,讓群眾學習;利用農閑時機,分鄉鎮開展培訓,幫助群眾掌握技術;派出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巡回指導,隨時隨地結合生產實際,組織召開現場會,指導養牛養羊戶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抓責任制建立,完善獎懲措施,解決產業發展責任不明問題。繼續實行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技術干部包服務的發展責任制,年底總結評比,公開表彰;改革“以錢養事”制度,對技術人員的工作業績實行分項評分,按得分定資,真正體現多勞多得,讓得者滿意,失者無怨;轉換機制,放活技術人員,放手讓技術人員投資發展養殖業,對自辦養殖業實體的技術人員實行“三保”政策,即:保職、保資、保級(正常晉升),鼓勵發展,支持發展。
抓作風建設,促發展措施落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扶持獎勵措施,支持鼓勵養牛養羊產業發展。制定相關措施,保障已出臺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及時落實到位,使發展中的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做到取信于民,切實提高政府執行力。按照當地條件和發展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發展規劃,實實在在組織產業發展。職能部門要把產業發展作為主要職能,做好產業發展的宣傳、組織、服務工作,搞好調研,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重點做好培植示范、技術指導、技術培訓、開展技術服務等工作,引導農民實行科學養殖,確保產業高效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