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世成在“2009全國地方皮革協會工作會議暨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座談會”上的講話
王會長首先結合《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貫徹落實情況,簡要分析了全國輕工業的發展態勢。王會長指出:近半年多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促進和確保我國經濟平穩發展,中央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整體來看出現了企穩回暖的情況,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對GDP的拉動和用電、稅收、信貸三大關鍵指標均出現環比上升的現象。針對輕工業的狀況和走勢,有幾個特征值得關注和深層分析:
一是振興規劃和扶輕政策極大地提振了全國輕工人的信心和勇氣,各地也相繼研究出臺實施意見,幫助輕工企業挺住、闖關,調整、升級,出現了重視輕工、支持輕工、發展輕工的令人欣慰的局面,行業組織的功能作用和服務水平從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
二是總體呈低位趨緩的運行態勢,去庫存化逐步顯現,部分行業和地區向好的方向發展,內需為主、食品加工制造為主的區域和產業集群影響較小,出現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情況,點和線出現了不少回暖現象;
三是從2009年一季度數據統計情況看尚未出現明顯拐點,嚴峻形勢依然沒有明顯緩解,完成全年指標任務壓力較大,出口目標實現難度大于完成生產指標。
接著王會長就2008年皮革行業經濟運行和2009年度的重點工作談了情況和意見。
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皮革行業作為輕工業中的重要產業,在服務三農、出口創匯、擴大就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08年及2009年1-3月行業經濟運行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生產效益保持增長,增速持續回落。
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008年工業總產值5611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回落7個百分點;2009年1-3月產值完成1134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回落14個百分點。
二是2008年出口額增幅有所回落,進口額持續下降。
2009年1-3月出口額十年首降;進口額持續下降。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2008年出口額425.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減緩0.1個百分點;其中:皮面皮鞋出口95.6億美元,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139.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28.9%。2009年1-3月出口額86.3億美元,同比下降3.5%,減速比上1-2月放緩3.6個百分點;2009年1-3月進口額9.3億美元,同比下降24.3%。
三是皮革產品產量和出口仍居世界前茅,國際競爭優勢明顯。
2008年皮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生產輕革6.4億平方米,皮鞋33.2億雙,天然皮革皮包(袋)7.7億只,革皮服裝5653萬件。我國原料皮資源、皮革產品產量和出口均名列世界前茅,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皮革生產大國。我國皮革行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強的比較優勢;與發展中國家相比,在產業鏈、勞動力素質、社會穩定、資金充足等方面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本世紀頭二十年仍然是我國皮革行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四是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品牌戰略成效顯著。
截止2008年底,全行業已有27家制革龍頭企業的產品獲得“真皮標志生態皮革”使用資格,400多家皮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箱包產品獲得“真皮標志”證明商標。我國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的質量普遍達到國際中檔以上水平,部分輕革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一批知名品牌企業通過設立品牌專賣店和與國際名牌實施銷售資源共享,拓展了產品市場,擴了知名度。
五是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區域布局更加協調。
皮革行業結構不斷調整,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制成品加工水平有了質的提高。區域發展方面,東部發展繼續加強,中部發展保持穩定,西部發展步伐加快。行業布局形成了浙江溫州及溫嶺制鞋、浙江海寧皮革服裝、浙江桐鄉崇福裘皮服裝、浙江平湖箱包,河北辛集羊皮服裝、河北白溝箱包,河北肅寧、河北棗強、河南桑坡、遼寧佟二堡毛皮加工業,福建晉江運動鞋、廣東惠東制鞋和廣州花都區獅嶺鎮皮具業,以及四川成都武侯、重慶璧山制鞋等各具特色的產業新格局。
六是推行清潔化生產,節能減排與環保狀況不斷改善。
越來越多的皮革企業采用清潔化生產工藝,采取集中制革、統一治污、中水循環使用等措施,節約了水資源,減少了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了末端污染治理的效果。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制革企業基本都建有污水處理系統,90%以上污水做到了達標排放;50%以上制革企業已經采用節水工藝,皮革生產中的節約與環保狀況不斷改善。2008年,中國皮革協會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共同推出了“全國皮革行業節能減排環保創新獎”評選活動,促進了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行業和社會反響良好。
行業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
皮革行業在經濟運行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產品結構不夠合理;出口增長方式仍顯粗放,對外貿易摩擦頻發;國際金融危機使行業受到不同程度沖擊。
2009年皮革行業的重點工作
一、積極落實《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精神,做好跟蹤、調研和協調工作。
《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是指引輕工及皮革行業戰勝當前困難、實現今年發展目標的有力保障,也是推進解決深層次矛盾,在調整和振興中實現轉型升級、邁向新高度的巨大動力。當前特別重要的是要切切實實抓好諸項措施的銜接和推進落實的工作,中國皮革協會將做好規劃落實的跟蹤、調研和協調工作。
二、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鞏固拓展國際市場。
積極擴大內需,增強其對皮革行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此,將進一步辦好“中國國際皮革展、中國國際鞋類展和中國國際箱包、裘革服裝及服飾展”;加強與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合作,把“名品進名店”工作落到實處。
三、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發揮皮革大國作用。
充分發揮中國皮革協會擔任國際皮業貿易委員會主席的職能;主辦好9月份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世界皮革產業與合作論壇”;特別是要承辦好今年10月份在北京召開的第30屆國際皮革化學家及工藝師協會聯合會大會(IULTCS),這次會議是自1949年該聯合會于法國巴黎召開首次會議以來第一次在中國召開,將是我國乃至世界皮革科技界的一件盛事。
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行業組織,要引導企業強化自主知識產權意識,有序推進皮革行業的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建設。同時,要高度重視標準工作,加強行業標準組織和標準體系建設。
五、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支持企業兼并重組。
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在行業中樹立品牌作為企業發展核心價值的理念;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引導企業加大提升產品品質、企業品質的力度;以“真皮標志”為平臺,強化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設。
六、培育發展特色區域,推動產業轉移提升。
目前,我國皮革行業培育或共建的特色區域有15個,已成為皮革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其產值約占到皮革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一個產品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七、大力推進兩化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改造。
未來幾年,我國皮革行業將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進,通過運用智能化、網絡化手段,使信息化與生產制造、技術創新、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等四方面相融合,從而全面增強皮革行業的發展能力。
八、宣傳60年輝煌成就,鼓舞士氣堅定信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來,我國皮革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已經奠定世界皮革生產大國的地位。中國皮革協會和各地方協會正在著手編制《中國皮革發展史》和《中國皮革行業“十二五”及2020年遠景發展規劃,要借此機會總結和宣傳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展示皮革人改革創新、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這對于全行業統一思想,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實現由世界皮革大國向皮革強國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后王會長向各位參會代表表示:當前,我們既要堅定做好各項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計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寧可把困難和風險看得重一些,把應對危機的時間估計得長一些,把應對舉措準備得充分一些,切不要把精力耽誤在議論何時見底上,要更多地著力干好自己的事情,扎實工作,毫不松懈,努力實現皮革業的調整和振興,促進皮革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