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皮毛業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
來自:皮毛預測網 作者趙占強
這次經濟危機后將給世界和中國帶來全新局面,中國皮毛產業也不會例外,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模式可能會得到改變,高技術企業將到大的發展,知識產權意識和保護力度得到加強,同時中國皮草產品可能更加注重個性化和內銷,對皮張品質和種類有了更多的要求。前不久,筆者在皮毛預測網上發了幾篇文章,后查詢,看到不少網站在轉載,轉載同時基本上都注明了出自皮毛預測網字樣,還有一位來自四川辦兔網的網友,問是否可以轉載我寫有關兔業的文章,過去有不少網站轉載我文章時,就索性把自己網站的名稱寫上,最后文章出處都不知是哪里了,我說這些并不是幾篇文章的事,而是說行業產權意識得到了提高。中國皮毛業要想獲利離不開知識產權以及相關環境,你公司設計出新的皮草樣式,愿意給別人抄襲嗎?只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個性化的問題才能提在日程上來,筆者認為未來的中國皮草在設計方面會更加突出個性化,大批量生產一種樣式皮草可能會成為過去。替代的將會是小批量,個性十足的皮草服飾。中國的皮毛養殖業在養殖數量的不同決定了未來不同命運,狐貍皮和貉皮在數量上中國占有很大的優勢,所以說擔心程度還不是很大,只要你有資金和耐心就可以安然渡過,最多只是在花色品種上費費心,提高下品質。
水貂皮號稱皮草之祖,可見其在皮草中的地位,但中國水貂在喪失數量優勢后,想再重現輝煌不容易,眾多養殖者組成的中國水貂養殖業與之丹麥水貂養殖組織體系相比,是缺乏竟爭力的,每到丹麥拍賣會時,國內所有貂皮從業者都把拍賣價格做為參考時,說明什么,很值的大家去想想。應該說我們的差距還很大,這不是一方面的差距,而是全方位的。如果我們更換了水貂品種就能一定會營利嗎?品種的更疊不是擁有,而是有沒有創新的能力。提高生產力會獲利嗎?人工成本降低固然可以減輕養殖者的負擔,中國水貂皮要看是哪一個人在給出真正價格,現在低價格的原因很復雜。中國水貂業不進則退,筆者認為如果中國水貂不主動形成自己的一種價格體系的話,目前的局面不好改變。4月23日于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