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09年皮革進出口變化新動向
從行業各項經濟指標及調研的數據分析,皮革行業面臨著三十年來最困難的時期,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重重壓力,使中國皮革產業進入了“困難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皮革產業也必然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而且這種困難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度過的。
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行業仍頑強地保持了“穩中略升”的發展態勢,生產較快增長,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外貿依存度繼續降低;進出口平穩增長,貿易順差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具體到不同的行業,特別是出口情況可以說是苦樂不均。制革、皮革服裝、毛皮及制品等行業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較大,出口大幅度下降,皮面皮鞋出口量七年來首次下降。部分出口企業的倒閉、外遷是市場優勝劣汰、資源成本、稅收及產業政策調整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本質是產業梯度轉移的必然過程。
去年以來,皮革產業悄然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區及東南亞地區轉移的步伐。據了解,東南沿海特別是廣東省的企業轉移較多,但這種轉移是漸進的、試探性的,而不是連根拔起的遷移。轉移的方向,首選本省較偏僻的地區,其次是東南亞及國內臨近省份如江西、安徽、湖南或國內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區如四川、重慶等。這些跡象表明,我國皮革產業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進入了產業轉移期。這無疑是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正確認識產業轉移的趨勢,在轉移中把握發展機遇是十分重要的。歷史證明,皮革產業轉移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也是產業自身為了尋求持續發展、調整結構、探索新發展模式的積極表現通過綜合分析,預計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6萬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20%左右。2009年,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會繼續增加,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可能進一步加深。但機遇仍大于挑戰。
受世界經濟放緩、美國金融危機惡化蔓延、國內經濟減速、人民幣升值、主要行業投資率下降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企業利潤嚴重壓縮,貿易環境不斷惡化。從前10個月的對外貿易情況來看,我國進出口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短期內難以恢復,國際市場需求將繼續減弱。
視點一:從目前經濟形勢看,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約,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一直對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外部需求出現了增速減緩、支撐力減弱、貢獻率降低的現象。
視點二:我國出口增長與世界經濟增長之間有著十分緊密聯系。世界銀行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7%和2.5%,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經濟減速明顯,對我國商品需求受到抑制。根據有關測算,美國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速將下降4.75個百分點;歐盟經濟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歐盟的電子產品將下降千分之十五;紡織服裝業將下降千分之五。
視點三:計量分析表明,從長期來看,投資、出口與中國經濟增長存在唯一長期穩定均衡關系,投資和出口對經濟增長有著正向的促進作用,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彈性較大,出口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0.8150個百分點;國內投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經濟增長0.4994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我國的經濟增長有著明顯的“資本擴張型”和“出口導向型”的特征。
視點四:近期,為防止國內經濟下滑,我國已出臺諸多舉措以刺激出口鼓勵進口。例如在今年8月份、11月初和12月初3次上調出口退稅率。12月初還將下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關稅。正處于金融“寒冬”中的中國出口企業一般都是加工型企業,如何渡過漫長嚴冬,是個不小的挑戰。企業本身要加強自身管理、加強創新、改變產品結構、苦練內功,并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改變營銷策略、改變營銷對象。
當前外貿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
據海關統計,1-10月份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4%。其中出口額增長21.9%,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6個百分點;進口額增長27.6%,比上年同期高7.8個百分點。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5.7個百分點,差距比1-9月縮小1.1個百分點。1-10月實現貿易順差2160億美元,增長1.3%。
1、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力明顯乏力。出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據國家統計局核算資料表明,2007年出口占GDP的37%,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1.5%,拉動GDP增長2.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9%,比上年同期回落16.8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僅0.5個百分點;
2、出口仍然下滑,初級產品和一些資源品出口變化較大。10月份出口貿易繼續呈下滑趨勢,與上年同月相比,出口額增長19.2%,回落3.1個百分點。環比回落2.3個百分點,低于進口3.4個百分點。下滑幅度最大仍是加工貿易,當月增長8.5%,回落12.7個百分點。
3、進口貿易出現回落,部分商品進口出現量價齊跌。10月份,進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5.6%,不僅低于上年同月增速9.9個百分點,而且低于上月增速5.7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進口增速最低值。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3.6個百分點,差距比上月拉大3.4個百分點。當月外貿順差352.4億美元,增長29.8%。在進口貿易中,回落最快的是加工貿易,當月僅增長1.9%,與上年同月比較,回落16.6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增長30.1%,回落7.1個百分點。
4、傳統商品進出口增長放緩。一是服裝、玩具、塑料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放緩。從今年秋季廣交會的情況看,以紡織品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第三期訂單大量減少,明年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二是紡織原料、紙及紙板、鋼坯及粗鍛件等一些資源類產品進口繼續減少。三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平穩。
5、單月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累計貿易順差由降轉增。7月份以來單月貿易順差連續增加,同比增幅不斷擴大。10月份貿易順差為35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9.8%,高于9月份增幅7.6個百分點。同時,累計外貿順差同比降幅不斷縮小,10月份累計順差由降轉增。1-10月,外貿順差累計2159.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4億美元,增長1.3%,而1-9月為下降2.7%。
6、與新興市場國家的雙邊貿易則迅速增長。在我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中,對美雙邊貿易增長趨緩,與印度雙邊貿易增長迅猛。我國與新興市場國家的雙邊貿易則迅速增長。
與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雙邊貿易增長很快,部分填補了發達經濟體需求趨緩留下的空間。特別是與印度雙邊貿易增長迅猛。
來新的發展機遇,形成錯落發展的新局面。
產業轉移可以達到雙贏我們有歐洲皮革業轉移的經驗可以借鑒,也有我國東南沿海承接轉移而獲得快速發展的經驗、體會。我們可以預計,我國東南沿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中國皮革產業的貿易、科研、信息、設計、研發和品牌制造及輸出中心,而轉移走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留下的則是是皮革產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
目前,雖然產業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是應該看到,中國擁有豐富的原料皮資源、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加工能力,良好的加工技術及產品質量以及13億人口的極具潛力的大市場,這些優勢是世界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再加上我國政府新近出臺的將皮革服裝、毛皮服裝等皮革制品出口退稅上調的利好政策,我國在未來20-30年間力爭成為世界皮革生產強國的目標依然有著雄厚基礎,對此,我們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