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鹿業回春
喬 寧
遼寧省西豐縣加快推進鹿業產業化進程,遼寧清原鹿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湛江養鹿業成畜牧發展新亮點,中南鹿業大力拓展在浙江金華市場……。從一條條的新聞“捷報”中可以看出,我國鹿業在經歷了蕭條低迷之后,正在逐漸回暖,鹿產品價格有所回升。鹿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長春晚報在今年6月13日報道 “中國梅花鹿故鄉”雙陽鹿價奇低、鹿農損失慘重、鹿業發展面臨挑戰的緊急局勢,2004年以來,雙陽鹿價連年下滑,直至今年鹿價跌入了歷史上的最低谷。雙陽鹿業的衰敗可以說是全國鹿業走向衰敗的標志。
業內人士說,鹿業危機早在2000年就埋下了隱患。2000年至2002年,鹿業市場過度火熱,那時,無論品種好壞,一只新生小仔鹿能賣到三四千元甚至七千元。很多人見鹿價這么高便紛紛投資養鹿,那時養鹿就是為了賣鹿,由此造成兩種不良影響:一是母鹿需求旺盛,母鹿遠多于公鹿,種群結構不合理。二是投資者在不具備技術水平的條件下盲目投資,很多沒有經驗的散戶也匆忙上馬,他們養的鹿也是質量差,品種不良,鹿茸產量與質量日趨懸殊,造成了養鹿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境,養鹿業全面虧損。
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業內人士面對困難不氣餒、身處逆境心不甘,各路人士紛紛舉起“拯救鹿業”的大旗,為鹿業的復興獻計獻策。
2007年3月20日巴州召開鹿業協會成立大會。據悉,巴州養鹿業歷史悠久,特別是塔里木馬鹿馴養頭數目前已達55000頭只,是我國最大、最具規模的馬鹿馴養基地。
2007年5月25日,“中國梅花鹿故鄉”雙陽成立了鹿業協會,2006年末,雙陽鹿只存欄達到14.7萬只,占全國梅花鹿總量的26.9%,全省的43.4%,鹿業總產值達到5.5億元,年出口創匯500萬美元,已開發研制出鹿副產品八大系列60余個品種,遠銷東南亞各地。
2007年8月18日,以“鹿鳴盛世創享商機”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西豐東北土特產品國際貿易博覽會在西豐舉行,推出中國國際鹿業年會, “東方神鹿”王軍霞領跑西豐活動和國際鹿業貿易交流活動。
在業內人士的努力下,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深加工企業的建立,鹿價自今年開始終于有所回升。吉林省的《金融界》于8月20日報道說,鹿產品繼一季度出現同比上漲3.5%后,二季度繼續回升,同比上漲12.0%,上半年累計上漲10.5%。新華網于8月19日報道,雙陽區鹿鄉鎮的鹿產品一條街,鹿產品品種齊全,質量上承。消費者對此贊不絕口,雖然有些鹿產品價格比較高,但還是有很多人當場掏出錢來購買他們看中的鹿產品,鹿產品價格正在逐步回升。
形勢在逐漸好轉,價格在逐漸上升,市場在逐漸復興,行業生產在逐步恢復。養殖戶的心理期盼和養殖熱情也開始升溫,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積極的扶持優惠政策。我國鹿業在日漸恢復正常,走向復興。
在此良好機會下,在保持良性發展前提下,各地方鹿業的發展應當以雙陽為榜樣,籌備成立地方鹿業協會。以養鹿大戶為主體,吸收所有鹿戶參加,協會執行宣傳政策、協調關系、監督市場、平抑價格、信息服務、推廣技術和規范經紀人行為等作用。此外,大力抓好良種繁育,推廣人工受精技術,徹底改良低產鹿群,研究并推廣先進鹿繁育技術,開發鹿產品加工,使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來源:《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