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業何時擺脫窘境
盡管已經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裘皮生產與加工中心之一,但處在產業源頭的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卻面臨窘境: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和規范的貿易形式、沒有國家的政策扶持。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渴盼政府扶持、規范壯大行業。
在國際上,丹麥、美國的毛皮動物飼養業,由各自國家毛皮動物養殖協會統一領導,協會下設種貂繁育場、飼料加工廠、飼養設備加工廠、裘皮拍賣行、研發中心,并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有機結合,進行育種、營養、設備、疾病防治、市場開發等方面的研發工作,以保證產業健康發展。隨著我國毛皮動物養殖市場逐漸成熟,業內企業強烈呼吁盡早組建統一的行業協會,因為沒有統一的行業協會牽頭,在種源培育、疾病防治、飼料開發、市場波動面前,單個企業往往力不從心。
同樣因為沒有統一的行業協會牽頭,我國至今沒有養殖標準,沒有規范的價格體系,更沒有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市場看好,一哄而搶;市場不好,無人問津。目前,我國僅有少數幾個大的養殖場實現了皮毛的定向銷售,絕大多數皮毛收購隨意性很大,往往僅憑皮貨販子現場驗貨,沒有可以衡量的理性標準。
在國際裘皮行業中,裘皮拍賣已有335年歷史,目前80%以上的生皮通過拍賣完成交易。拍賣會集中了世界主要服裝加工廠家,在競拍中提高了皮張售價,為飼養者提供了長期、穩定和直接的銷售渠道。中國裘皮在參加國外的拍賣會時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因為不能根據國際標準為毛皮分級,只好用刀割下一塊皮子,稱一下重量,然后比照國外的毛皮來分級。這在拍賣中很容易引起爭議。
與裘皮生產、加工業快速崛起相比,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長期自主發展,很少得到外力扶持。家畜、家禽養殖業,國家從種源培育、疫苗和飼料開發到養殖環節都有補貼,對毛皮動物養殖卻分文不補。林業貼息貸款雖未將毛皮動物養殖排除在外,但至今沒有一家養殖企業蒙惠。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林業部門通過頒發馴養繁殖許可證和運輸證兩個途徑對毛皮動物養殖業進行有效管理。目前,規模以上毛皮動物養殖企業都辦了馴養繁殖許可證,但有部分企業在運輸毛皮動物活體及皮張時不辦理或來不及辦理運輸證。據介紹,我國許多地方的毛皮動物及其制品的銷售是靠毛皮販子走街串巷完成的,而按規定,運輸證要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辦理,兩者在時間上存在沖突。所以,有養殖企業建議,養殖場賣種源活體的運輸證,應授權地市林業主管部門辦理,以節省時間;毛皮動物皮張運輸、銷售實施標識制度;明確規定把毛皮動物養殖企業納入林業貼息貸款范疇,以協助養殖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特種養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