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獸藥必須創新求發展
——訪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張鈺
目前,河北省有獸藥生產企業143家,居全國第三位,全國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2011年,全省獸藥生產企業銷售總額35億元,企業平均銷售額近2500萬元。獸藥企業為全省畜牧業持續穩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根據農業部和河北省政府做大做強獸藥產業的總體要求,河北省獸藥行業今后一個時期將如何進一步發展?記者采訪了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張鈺。
他說,“十二五”期間,河北省將對規模小、生產經營差并屢屢出問題的企業予以取締,對新上的企業嚴格把關,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為了更好地發展高效、低污染、低殘留獸藥產品,全省將加快獸藥企業整合重組步伐,在實施獸藥名優品牌戰略的同時,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發模式,以提高獸藥生產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
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和日益狹小的發展空間,影響著獸藥行業的發展。對此,張鈺指出必須未雨綢繆,主動與國內一流企業對標。他認為,目前河北省獸藥生產企業的主要問題是重市場開發、輕生產管理的傾向比較突出。在銷售環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靠“人海戰術”、“地毯式轟炸”的方式開拓市場。多數獸藥生產企業劑型簡單、品種單一、同質化嚴重,主要聚集在低利潤的產品和市場,高端特色產品寥寥無幾。全省生產上千個品種,僅有4個二類新獸藥,11個三四類新獸藥。有些企業贏利后沒有把有限的資金放在擴大規模、改善設備、提高自動化水平上,而是熱衷于建設新廠。企業數量雖不少,但多為低水平的復制。
張鈺強調,國家發改委2011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提出,限制沒有新產品、新工藝的獸用粉劑/散劑/預混劑生產線,限制沒有新獸藥證書、沒有新技術的轉瓶培養生產方式的獸用細胞苗生產線項目。可以預見,今后獸藥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沒有新獸藥的企業將會被逐漸淘汰。目前獸藥市場已經飽和,常用的幾十種藥,河北省內的獸藥企業幾乎每家都在生產,低價競爭的局面已經出現。他告訴記者,廣州某企業僅生產六七個品種,年銷售額達8000萬元,而河北省的一些藥廠一個品種每年僅能銷售幾十萬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行業的發展都經歷了一個從“泥沙俱下”到“沙里澄金”的過程,都有一個從“群雄并起”到“五國爭霸”的階段。家電行業是這樣,汽車行業是這樣,人藥行業也是這樣。大家每天從電視廣告中可以感受到人藥市場激烈的競爭形勢。獸用藥品比人用藥品慢半拍,人藥行業的今天就是獸藥行業的明天。
張鈺提出,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品牌就是用戶辨別產品質量的主要依據,他要求今后全省新設立的獸藥生產企業,必須擁有自己研發或合作研發的兩個三類或1個二類以上的新獸藥注冊證書。
張鈺分析,獸藥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在行業嚴管、外企沖擊和自身發展障礙的多重壓力下,企業數量必將減少。獸藥行業要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常規同質化產品拼規模降成本;二是走專業技術化道路,拼研發創新效益。獸藥生產的發展趨勢正逐漸走向集中和規模化,應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