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中國水貂產業現在面臨的問題
中國的水貂產業對世界貂皮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可是由于產業格局分散,導致國產貂皮只能以數量取勝,世界貂皮產業的發展趨向是品質,這一點上國產貂皮是極其欠缺的,如何提高中國貂產業的全面竟爭力,是全體行業人要考慮的。
一,皮草文化滲透嶄露頭角
我和丹麥哥本哈根皮草協作組織駐中國區總裁陳偉賢交流郵件中他介紹:“我們還在清華大學贊助了一個皮草設計中心,叫“清華美院――哥本哈根皮草實驗室”,面積250平方米,配備了做皮機器、電腦、投影設備,以及一個國內外期刊圖書角。每年由哥本哈根皮草的專家聯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的教授一起為學生上皮草知識和設計課程。去年參加課程的學生當中,有兩位奪得了“中國青年裘皮設計大賽”的冠亞軍。”今后的貂皮竟爭已經上升到對皮草文化的理解上面來了,這不能不讓國內企業感到巨大的壓力。通過互動來領導世界貂產業的發展,可謂高明,深遠!因此說中國的皮草企業應該加快皮草文化的建設和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二,加快貂皮專業市場的修建
山東省缺少皮毛市場,目前只有一個臨沂湯頭皮毛市場,而這個僅有的皮毛市場狀況是咋樣的呢?就是在一條公路旁蓋了一些民房,一些河北皮商在此收皮,販皮,主要收狐貍皮也有少量的貉皮,而且還是“鬼市”。
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型交易地點也給臨沂周邊的皮毛獸養殖者帶來了巨大方便和快捷。每年在賣貂皮的季節里,我的郵箱里總有不少朋友發來的郵件,希望我能給介紹幾個收皮的皮商過去。
目前中國皮草生產的附加值低,加上出口日漸受阻。加工出口企業越來越對成本加以重視,這給山東皮毛小型交易市場的誕生和建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山東文登是中國養殖水貂第一縣,但這個品牌沒有挖深做好,市場建設也落伍了,如果我們在文登水貂養殖最密集的鄉鎮候家鎮或者澤庫鎮建一專業皮毛市場的話,不但解決貂皮了外賣問題,而且還能左右逢源,使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也能讓威海和山東的水貂產業在格局上有一種飛越!從而吸引更多資金和加工企業加盟。
三,研究工作一定要搞
我還想重申一點,市場建設要搞,研究工作也要搞。為什么不在中國養殖水貂第一的省份設立市場信息和高新科技研究機構,前幾年我就講過這個問題,要想占領行業制高點,超越大連水貂。
山東省必須有這類研究單位,大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東省半島的廣?不同,大連的產業特點是關注新技術的研發,比較團結互助。所以大連貂皮售價比其它地區的要高。
通過這二年對丹麥拍賣會的觀察發現,中國水貂左右世界貂皮市場的作用呈現強勁之勢,這一點我們現在可以用數量得到自信心。有這些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品種繁育方面還欠缺太多。一定要學習丹麥水貂的新技術和高效運作能力。
四,高品質貂皮是發展趨向
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達到80億元,占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18%。近年來,許多世界奢侈品企業都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除了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不少奢侈品企業還在二、三線城市加大投入力度,開設專賣店。這些舉措不僅使奢侈品品牌被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所認知,同時也刺激了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發展,除了百姓消費能力增強、企業開發力度加大,消費行為層面也有重要的原因。
春節期間我回家,在這個20多萬人口的小城里沒有發現一件穿貂皮大衣的,春節過后。回到膠東發現穿著貂衣者較去年為多,我分析出現這種奇特現象的緣由是膠東的富裕或于貂皮產地有關(去年春節前貂皮價低),CPI已經使大眾貧富差距拉大,貂皮服飾朝富裕階層靠攏。
貂產業一定要關注這個現象。這種現象背后可能埋藏著對彩貂需求的巨大潛力,中國的貂皮消費正處一個十字路口,其一擁有眾多潛消費人群等待開發,需要大量普通貂皮,其二中國高消費者個性擴大化要尊重。貂產品暫時應以普通貂為主,彩貂為輔進行經營。
最后要說的是中國皮草經濟一定要跟隨消費者愛好轉動起來,兼顧中國平民消費水平,緊緊跟住時代的發展趨勢,貴族化皮草的苗頭是對皮草新時期發展的要求,在這方面水貂產業應該當仁不讓,率先行動起來,加強研究和發展適合中國風域的水貂新品種,拋棄過去一味講成本的習氣,(注:在浙江海寧最優質的美國黑水貂公皮賣價為830―850元人民幣)在小區域內試行高品質貂皮拍賣活動。加快形成山東威海水貂品牌化的進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