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為您把脈:養兔市場規律
最近,獺兔皮價格出現下滑,兔界人士議論紛紛,驚呼是否會下滑到2002年的低谷狀態!對此,筆者認為大可不必。并獻上獺兔皮的市場定位分析供兔界朋友參考。
一、定律
1.超值。2004年,獺兔皮(生皮)價格已達頂峰,升至60-70元一張;中等價也在55元以上,導致流通商失去了利潤空間,不敢冒然收購。加工商也開始選擇其他皮張代替獺兔皮,以求降低加工成本。這是造成獺兔皮收購減緩,加工商進貨減少,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
2.心態。不要追求獺兔皮價格“一路攀升”。要用商品價格的平常心去衡量獺兔皮。一張獺兔皮平均售價40-50元,已經很可以了。這個價格,養兔戶,流通商,加工商都有利潤空間,形成各自都有利潤的效益鏈條,獺兔產業才能向商品健康發展。相反,超過這個價格,產業鏈條就會中斷,產品就難以流通,價格自然就要下滑。
二、優勢
1.全球優勢。眾所周知,全世界保護野生動物,形成了野生裘皮的巨大空間,獺兔皮以自身的質量優勢取而代之。這種獺兔皮的全球優勢是任何人為因素改變不了的。還有,作為高檔的貂皮,全球年交易量已達3000萬張。作為大眾化的獺兔皮年需求量已經不止是3000萬張了,也是任何人為因素改變不了的。
2.大眾優勢。獺兔皮是大眾化產品,適應人群眾多。一件獺兔皮服裝售價3000至5000元,工薪階層買得起。一件貂皮或一件狐貍皮服裝售價都在萬元以上,工薪階層望而卻步。
3.外銷優勢。2003年以來,我國年出口獺兔皮300多萬張,內銷100多萬張,共400多萬張。值得注意的是,內銷的100多萬張獺兔皮,加工的獺兔裘皮服裝,80%被出口外銷了,國內需求者可望而不可及。
4.內銷優勢。我國有13億人口,其中“超小康”的大約占5%,是6500萬人。達到小康的約占10%,是1.3億人。大眾化(含工薪層)約占15%,是1.95億人。“超小康”、達小康、大眾化相加是3.9億人,這些人,都是獺兔裘皮服飾可靠的消費群體;他們的10%就是3900萬人,即是10人買一件就需要390萬件,每件需獺兔皮平均20張,尚需獺兔皮7800萬張,是我國年出口量的20倍以上。所以“華祥”兔業長期以來提倡的“立足內銷、歡迎外銷”的市場定位,是積極的,主動的,因而是正確的。值得注意的是:種種跡象表明,由于外銷高利潤的緣故,獺兔皮產品的95%都被出口了。這種對外銷所形成的依賴以及對開發內銷的市場的忽視,無疑將埋下市場隱患。因此,開發國內市場,不僅適應國內市場需求,且有巨大空間,而且是“長治久安”之策。
三、規律
1.周期。歷史證實,兔業的發展周期為4-5年。2003年初“華祥兔業”預告是“穩中有升”,到2004年底,為快速上升,也只有兩年時間。在此期間,出現一次小波折,純屬正常反映。絕不會下滑到2002年的低谷水平。
2.商品。作為商品,獺兔皮只能是物有所值,而不是“一路攀升”。40-50元的價格。已經是物有所值了。當然,質量乃是首要條件。對此,“華祥兔業”早已預測:只要質量好,一百年都有銷路。
綜上所述,應當肯定地說:一切熱愛兔業和準備投入兔業的人們,都應以兔業,的商品觀念和平常心態,去投資兔業、擴大規模,并把握好獺兔皮立足內銷、歡迎外銷的市場定位;核心有二:一是物不超值的價值規律,二是開發內銷的市場方向。才能獲取兔產品長期、穩定的國內市場,才能長期為農民養兔增收,為建設農村小康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