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情降到養殖成本價應該何去何從?
皮毛信息》主編/中國皮毛信息網 張斌
養殖戶朋友們大家好,目前市場行情不景氣,有些價格已經降到了養殖成本價,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為此我想提以下幾點建議:
1、優化產品質量、精養、少養,先做強再做大。
2、調整養殖結構,以市場為導向,如減少蘭狐、擴銀狐,計劃性的穩定發展貉子養殖,高品質發展水貂養殖。
3、降低飼料成本,但不能降低飼料標準,挖掘廉價的飼料來源。
4、改變過去盲目擴群的不良趨勢,降低從眾心理,要有計劃性的理智擴群或縮群(既不要猛然上馬,也不要猛然下馬),而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要適度控制種群養殖數量。
5、如果資金雄厚,不影響今年的生產,可以冷庫保存或熟制后保存,等待銷售,不要消極拋售。
6、每年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最佳季節性銷售點:
(1)第一個賣點
每年6-7月,外貿開始起動,那時行情價格較高一點(1-5月份深加工單位等待觀望,6月份芬蘭毛皮拍賣會結束后,毛領、帽條及其它深加工單位開始收購原料皮)。
(2)第二個賣點
另外,每年9月以后,內貿開始起動,同時9月份芬蘭、丹麥拍賣會剛剛結束,價格已成定局,這時深加工單位購買力加強。
(3)第三個賣點
特別是近幾年以來,在10-11月份,新的皮張沒有打下來,而往年的皮張已經銷售完,同時正是內貿旺盛季節,所以往往激素皮價格較好,也就補充了市場空白。但今年與往年不同,去年季節皮還沒有銷售完畢,再加上激素皮大量上市且激素皮質量較差(毛絨空疏、流針等現象),因此就造成今年激素皮價格特別低,致使深加工單位購買欲望較低。
(4)第四個賣點
每年元月份左右毛皮價格較低,因為這個時期,內貿、外貿將近結束,再加上國外圣誕節、國內春節即將來臨,此時國內養殖場處于集中取皮狀態,在短時間內形成貨源充足,這樣就形成國內狐、貉、貂貿易幾乎處于停止狀態,市場交易平淡,那時價格較低,養殖場戶不要急于拋售。
最后建議大家應該要有:精品戰略、精品意識,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養殖結構,無論市場行情怎樣漲落,大家要以穩定的心態、平和的心理,計劃性的理智擴、縮群,這樣才能使中國毛皮動物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 中國皮毛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