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增效 技術先行
5月13日,中國(樂亭)毛皮產業峰會技術論壇如期舉行。論壇特邀了幾位業內專家對毛皮動物養殖技術層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吸引了近600名養殖者及相關人士到會聽講。以下是本刊帶來的相關報道:
走出誤區、科學養殖
(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佟煜仁)佟教授主要針對廣大養殖戶中普遍存在的養殖認識誤區及偽科學之論做了詳細的分析:
1、養殖規模誤區 應拋棄小庭院式養殖,改在集約化的養殖小區養殖。 養殖毛皮動物應從數量上向質量上轉變。
2、北獸南移誤區 南方的天氣、地理環境等狀況不適合毛皮動物的養殖。
3、引種獸上存在的誤區(如,母大兒就肥之說 )應堅持引進優良品種,介紹了世界各地優良毛皮獸品種。貂類:美國本土水貂。 貉類:烏蘇里貉、白貉。 狐類:芬蘭狐 分析了國內的“赤狐現象”,道出中國境內根本沒有純種的赤狐。
4、準備配種期的飼養管理誤區 根據該時期毛皮動物的生理變化,調整飼料結構,增減飼料的組成成分。在這里佟教授也提到了毛皮獸的換毛,一般為狐貉一年一次,貂一年兩次。介紹了毛皮獸選種的要求:一般選擇秋分換季時選種,毛皮獸毛絨品質優良,色澤光潤,針毛短、密、平、齊;毛皮獸體型大,健壯,繁殖力強。選種一般分為初選、復選、精選三個步驟。介紹了毛皮種獸體況,過肥、過瘦不行,應是中等或中下等為最好。
5、配種期的飼養管理誤區 飼料上優質蛋白性原料的用量增加,注意不能用劣質飼料原料,保持環境的安靜,減少避免應激情況的發生。
6、妊娠期的飼養管理誤區(如,配完種后趕緊喂黃體酮安胎 ) 這個時期應飼料的高水平,保證充足的飲水,搞好籠舍及環境衛生,避免驚嚇到母獸、減少母獸的劇烈運動。佟教授特別強調了妊娠母獸管理的關鍵(1)、產箱消毒、衛生(2)、居住環境要安靜。
7、產仔哺乳期飼養管理期的誤區(如,催產素打的越多越快;產仔檢查無必要等 ) 應對措施:建立健全的檢查產仔獸值班制度,定時對母獸做各個時期檢查。
8、幼獸育成期(15齡—分窩)飼養管理的一些誤區( 如,仔獸吃母獸剩下的飼料沒有關系) 應對措施:除了吃母獸的乳汁外,還應專門配制些易消化的飼料,這個時期的幼獸宜合籠、群養。
加強疾病防治,提高養殖效益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理事長王春璈)王教授首先簡單的分析了毛皮動物疾病的流行特點以及防治中存在的問題。之后介紹了疾病診斷與防治要點,主要介紹血液原蟲的診斷與防治。
瑟氏泰勒氏焦蟲癥狀:體溫升高、淋巴結腫大、可視粘膜有出血斑點、陰囊部水腫。主要通過注射磷酸伯氨喹啉等藥物的方法治療。
毛皮獸弓形體病 病原體:龔地弓形蟲 癥狀: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食欲降低等。治療:用磺胺類藥物治療
另外,王教授介紹了不同生物學階段的發病特點。
妊娠期流產病因:非傳染性流產主要是應激、產前營養不夠等導致;傳染性流產主要是感染沙門氏菌病、巴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等疫病導致。
幼仔育成期(15日齡)易發生的病因:仔獸vc缺乏癥 表現為紅爪病 ,特征:仔獸發生爪墊紅腫。治療:肌肉注射Vc直到腫脹消失。預防:產仔前半月,對母獸增加Vc的給量,或者多生喂些蔬菜。此外,王教授介紹了幼狐毒乳綜合癥、幼狐敗血癥、仔獸葡萄球菌病等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毛皮動物疫病流行動態
(中國農業特產研究所研究員閆新華)閆老師首先介紹了疫病的特點及發生因素。
1、疫病特點
(1)、傳染病仍在散發和呈地方性流行。飼養密度大、環境惡劣的飼養場地,疾病發生的種類越多。(2)、新發現的疫病種類增多(3)、病原毒力或抗原型出現新的變化導致免疫失敗,需緊急接種疫苗(4)、病情復雜、危害程度加大。如,大腸桿菌病、克雷伯氏菌病、葡萄球菌感染等(5)、細菌性疾病的外寄生蟲病危害日益嚴重。如,疥螨(6)、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死亡。
2、疫病發生的內外因素
(1)、動物生存環境與健康 各養殖場的飼養空間、飼養環境、籠舍的衛生、通風情況都會影響到毛皮動物的健康
(2)、健康與免疫 感冒、肺炎、貧血、消化不良、慢性疾病在這里閆教授強調了免疫失敗不能完全歸于企業的藥品失效
(3)、應激與健康。如,長途運輸、飼料突變、飼料變質天氣原因等等都會對毛皮動物的健康起到影響。
其次,閆老師指出了我們在疫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飼養管理不科學 不注重飼料、飲水、環境衛生等狀況、獸場環境、籠舍衛生與病原體的感染有關。如,疥螨的發生
2、濫用抗菌素等相關藥物
3、診斷技術落后,使疫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導致疫病蔓延
4、缺乏對藥物知識的了解,幾種藥物混合用,降低了藥物的療效
最后,閆老師講了在注射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并又針對當前毛皮動物流行的疫病種類做了詳細的分析,如犬瘟熱、水貂的流行性腹瀉、皮膚疥螨病、皮膚真菌病、貂大爪癥、貉白鼻頭病(缺酮引起的)、水貂的假單胞菌、狐化膿性子宮內膜炎等疫病的癥狀、發生病因、流行范圍、如何防止等,并特別強調,許多疫病仍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方法,所以目前針對這些疫病仍以預防為主。
科學做好疫病防疫工作
(南韓綠十字株社特聘專家、長春軍事獸醫大學教授姜玉富)姜教授首先就什么是經濟動物做了簡單的闡述,經濟動物分為三類,毛皮動物:如狐、貉、貂、獺兔等;藥用動物:如土元、蜘蛛等;觀賞性動物:如犬、貓等,接著分析了經濟動物常見的疫病,重點闡述了針對疫病的關鍵是做好幾點:
1、科學的飼養管理 注重飼料、飲水、環境衛生,建議養殖戶喂全價飼料,多給毛皮動物提供干凈的飲水,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勤打掃獸場及籠舍衛生。
2、合理的衛生防疫 建養殖場要選好廠址、考慮到天氣、地理等原因,為毛皮動物的生長環境及疫病的防治提供良好的環境;及時的清理籠舍內的糞便及殘余的食物;堅持自繁自養、防止交叉感染;消滅老鼠,防止疫病的傳染。
3、定時消毒 為獸場及籠舍定時消毒,一般情況為夏季一天一次,冬季兩周一次,保持衛生。
4、 定時除蟲 姜教授介紹了一種常見蟲害。螨蟲病,寄生性、侵襲性疾病,病原體為疥螨,可注射治療或用阿維菌素水洗。
5、堅持預防注射 方法為打菌苗、疫苗等,包括預防接種和緊急接種兩種。
在談到疫苗的使用時,姜教授對免疫失敗的原因做了簡單的分析。主要是:、疫苗質量不好;使用操作不當;免疫劑量不足;疫苗交叉感染;疫苗接種過早等原因使人們雖然每年都按常規接種疫苗,但某些毛皮疫病幾乎都有散發。
《特種養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