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母鹿跌價(二)
趙世臻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吉林 吉林132109
韓 坤 徐鳳國 雙陽鹿業協會 吉林 長春130600
3、母鹿跌價限制了鹿的數量發展,相對地提高了質量
母鹿跌價,結束了引種擴繁暴利發展,使南運數以萬計的鹿群中的那些老、弱、病鹿及低產鹿遭到淘汰,這些鹿不再作為“鹿倒”們的發財工具而在全國到處“旅游”,不再坑農、害農。因為鹿群發展受到扼制,也使北方一些老、弱、病、殘、低產鹿失去了“旅游”機會,遭到淘汰,因此使鹿群增長速度緩慢下來。鹿群質量相對地得到提高,這是養鹿業穩步、持續、常規發展的有利條件。
因為鹿所提供的產品非食即藥,還有工業原料,產品質量要求高,回報率也高。從業者只能從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及質量,從精養、養好方面獲得利益。所以,有識之士一直呼吁限制養鹿數量、提高鹿群質量,但回聲甚微。母鹿跌價可能是歪打正著,未必不是好事。
4、養高產鹿,科學養鹿
面對母鹿跌價,人們擔心養鹿到底有無前途?雖然仁智不一,但我認為養鹿前途是好的。理由之一:養鹿業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新興的畜牧產業,有相當雄厚的基礎,成為局部地區的經濟支柱,不會因為母鹿一時跌價而轟然倒下;理由之二:我國國民經濟正朝氣蓬勃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保健意識不斷增強,而鹿產品是久負盛名、效果顯著的保健藥,其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事實上,我國每年生產鹿茸100余噸,又通過不同渠道進口近百噸鹿茸,除出口之外,部分制作中成藥,大部分被民間消費,鹿茸不見積壓。只是生產不規范、研究不深人、宣傳不到位、國內市場未被充分開發,所以,養鹿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雖然目前鹿茸市場不算太好,但從養鹿形勢看,養高產鹿盈大利,養中產鹿盈小利,養低產鹿盈微利或虧損,這就是超特級優良種鹿價貴(梅花鹿最高價格為10~20萬元/只,馬鹿50~80萬元/只)、低產鹿遭到淘汰的原因,也正是近幾年鹿人工授精技術火暴發展的原因。鹿人工授精實質是傳播與擴大良種、改良低產鹿群、提高鹿產品產量和質量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技術手段。盡管梅花鹿人工授精期受胎率還不盡人意,但隨著技術的改進與提高,相信用不了多久會令人滿意的。
筆者建議:要養高產的好鹿,要科學養鹿,要在粗飼料上下功夫,解決好粗飼料是降低養鹿成本的關鍵。那些成年梅花鹿二杠鮮茸不到1kg、馬鹿鮮茸不到7kg的,要下狠心及早淘汰,做到少養、精養、養好,有利可圖。
《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