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飼養管理中容易忽視的問題(補充)
鴕鳥飼養管理中容易忽視的問題(補充)
北京鴕鳥發展研究中心 沈光默
編者按:本刊曾選刊一篇名為《鴕鳥飼養管理中容易忽視的問題》的文章(2006年第十期)。針對文章提到的問題,鴕鳥界的老前輩、本刊顧問沈光默補充此文。
育雛室內空氣流通,是減少雛鴕鳥死亡率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
鴕鳥養殖為了保暖,往往對育雛室過于密封,這樣就對小鳥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為了換氣,許多鴕鳥養殖場將排氣口安裝在窗口上部,這是不適宜的,而且也不科學。
幾十只雛鳥在育雛室里,從呼吸道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糞便,以及由此產生的廢氣,不利于雛鳥的生長發育。因為二氧化碳,廢氣的比重大于空氣(正常空氣比重是29)而二氧化碳比重是44,高1-5倍,因此二氧化碳、廢氣都在育雛室的底部,而排氣口在窗口的上部,因此不能將廢氣完全排放出去。時間越長育雛室內地面的二氧化碳、廢氣就越多,小鳥開始呼吸困難無力、產生神經系統病狀(已經中毒)。這樣雛鳥活不了多久就會發生死亡;而活的雛鳥不吃食、不飲水、體弱、長不大等癥狀。因此,應該把排氣口安裝在室內下部地面相同的高度,并定期排除廢氣,有利于雛鳥的健康發育,是科學的鴕鳥育雛室設計方案。
育雛是一個鴕鳥養殖場發展的十分關鍵一個環節。北京鴕鳥發展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的初探,實踐證明:
1-7天有疾病,病因在孵化上,應該認真檢查孵化過程。
7天以后有疾病,應該從飼養管理環節上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