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野兔人工養殖之淺見(接上期)
關于野兔人工養殖之淺見(接上期)
——野兔人工養殖的幾種方式
河北農業大學山區研究所 谷子林
很多人對養殖野兔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認為,如果僅僅從興趣出發,進行野兔的人工飼養試驗無可厚非,但是大力投資進行規模化野兔人工飼養,試圖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目前恐怕有相當的難度。從技術的角度,筆者談談野兔飼養的幾種方式。
(1)舍養(籠養)。以磚石等為原料壘砌兔籠(不要以鐵絲網等透光的材料制作),給野兔創造一個相對封閉避光的籠舍環境,減少外界環境應激。兔籠的規格宜大些,一般每個兔籠面積在2平方米左右,分外室和內室兩部分。內室面積小些,占總面積的20%,內放些干草類的保溫材料;外室底部可設漏糞板條,安裝飼料槽和飲水器。平時放置一公一母,或僅僅放一只,性成熟后定期將種兔放對配種。這種飼養方式只能從捕捉的斷乳仔兔開始飼養,可以通過馴化以適應人工環境,并進行繁殖。如果將捕捉的成年野兔放入飼養,難以養殖成功,起碼繁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2)籠舍+圈養。這種飼養方式是在第一種飼養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適度面積的圈,以鐵絲網圍封。圈內可以種植一定的可食牧草。讓野兔在圈和籠舍之間自由出入。由于增加了圈舍面積,活動量加大,與第一種方式相比,野兔的繁殖率將有所提高。
(3)放養。利用山場、林地、果園或農田等資源,投放一定數量的野兔,讓其在內自由生活。由于這種方式為野兔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條件,也就是創造了防生環境,其繁殖率較以上兩種方式高。當然,這種放養方式需要設置金屬圍網(2.5米高),增加人工巢穴(避雨和繁殖的淺窩,高出地面)、定點投入一定的飼料,尤其是缺青的冬季,更應增加飼料的投放。
作者簡介:谷子林,男,河北臨西人,本刊顧問,河北農業大學山區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動物營養和家兔科學研究。E-mail:shyxq@hebau.edu.cn
摘自:《特種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