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毛皮業熱點問題的思索與探討
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皮專業委員會執行主席 張淑華
毛皮行業包括養殖、鞣制加工、制品加工三部分,是一個由原料到制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近年來,毛皮鞣制和制品加工持續穩定增長,相比之下,毛皮養殖業顯得滯后一些。
毛皮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高檔消費品。但是,毛皮市場受國際經濟的影響很大,業內人士必須認識和掌握這個規律。1997年暴發國際金融危機時,裘皮市場就受到很大的沖擊。
毛皮業對國際經濟變化極其敏感,養殖業也一樣,它的市場是制品,當制品一旦跌落時,養殖業馬上就要收縮。我國養殖業真正發展起來是在最近十年,由于各種經濟成分特別是民營企業走進了市場,注入了活力,使養殖業的發展速度加快,奠定了毛皮行業整體發展的基礎。我們欣喜地看到,肅寧、桐鄉、辛集、大營、海寧等地方政府和協會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意識,懂得了引導企業掌握國際市場的信息。作為一個生產基地,作為一個行業組織,特別是中國皮革協會毛皮專業委員會,對于行業市場的預測和引導責無旁貸。
目前,毛皮從傳統的保暖為主的功能走向了裝飾為主的潮流,使用范圍在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全部用毛皮制作的服裝外,毛皮與各種面料結合制作的時尚服裝也占較大比例,此外毛皮也進入各種服飾以及家庭裝飾品的使用范疇,這將有望使毛皮產品由單一的冬季市場走向全年的市場,同時也會由寒冷地區走向更廣闊的時尚城市。毛皮產品會隨著時尚的潮流不斷擴大它的市場。
我國毛皮業發展前景預測
本世紀頭十年到十五年將是我國皮革和毛皮業發展最好的時期。在前不久參加的一個國際會議上,聯合國一位官員曾半開玩笑地說中國的市場“五十年不變”。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中國政治穩定; 第二我們有豐富的原料資源,有良好的工藝技術; 第三我們的勞動力相對便宜等等。
目前,肅寧、大營、桐鄉、桑坡、辛集、佟二堡、海寧等已經形成一個個特色產業集群,這是我們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像山東、遼寧、東北都有很好的養殖基礎,要加強管理,促進發展。同時,要支持拍賣走進中國毛皮業。
行業要發展必須加強行業組織建設。行業組織有三大任務:第一受政府委托做好行業的協調管理工作,并做好毛皮標準、質量與重大方針政策、稅收和行業發展規劃等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第二做好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養殖企業重大科研項目,可以經由協會向國家及經貿委推薦,共同參與完成。第三為養殖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搞培訓提高養殖技術;幫助提高品牌意識;引領企業打造市場等等。
在培訓方面,養殖協會、特種動物養殖單位、戰略研究單位、技術單位要加強合作,與國外相關單位和部門合作,不斷提高和推廣養殖技術。在品牌方面,今后還要培育更多的真皮標志產品品牌。在市場建設方面,鼓勵生產基地全面進入市場,拍賣對市場建設也是一個推動,要扶植拍賣行在中國的成功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