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二)
張晶1 劉鋼1 金禮吉1,3 高春福2 劉薈祺3 張久石3
(1大連理工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 2大連天地人飼料有限公司
3大連賽姆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毛皮動物營養研究中心 )
3、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品種質量差[2]
我國的水貂、狐、貉等毛皮動物,目前已形成了存欄幾百萬只的養殖規模,但在健全良種登記制度、種獸選種標準、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建立良種推廣體系等方面仍和先進國家存在顯著差距。“見母就留”、“盲目上馬”、“倒種”,再加上一些不實的宣傳,使得我國毛皮動物的種群質量參差不齊。調查資料表明,水貂的優良種群只占四分之一;狐的優良種群更少,只占六分這一,這嚴重制約了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發展。當前,改變此種落后的局面迫在眉睫,毛皮動物養殖場亟需建立毛皮動物種源基地和良種推廣體系,培育優良品種,推廣和普及先進的養殖技術。
(2)飼料工業技術落后[2,3]
我國毛皮動物養殖已有了幾十年的歷史,傳統的養殖觀念“不喂鮮肉鮮魚就無法飼養貂、狐、貉”已被打破。因為飼喂動物鮮料已經帶來了許多嚴重的后果,如造成中毒、造成微量養分破壞、傳播疾病等。但是由于我國飼料工業技術落后,仍然沒有形成成熟的毛皮動物全價飼料加工體系,不論大小養殖場都得忙于飼料的采購、運輸、貯藏、加工。因飼料工業技術落后導致飼養者即使花費掉大量的精力,卻仍不能保證飼料的穩定供應和質量。當前,學界已有專家就此問題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由大連理工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徐永平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所開創的一種新型的毛皮動物膨化干料技術已獲得成功,該技術生產的毛皮動物全價干料在十七家養殖場試用后,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毛皮動物的生長速度提高了5-20個百分點,皮張質量提高了1-2個等級。膨化干料技術解決了我國毛皮動物養殖中生鮮料資源短缺的問題,打破了毛皮動物養殖“逐魚而居”的不均衡地域分布,為解決毛皮動物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3)毛皮動物的疫病問題[4]
近10年來,毛皮動物疫病仍以傳染病的危害為主,舊的三大疫病(犬瘟熱、傳染性腸炎、水貂阿留申病)還未完全消滅,新的疫病(陰道加德納氏菌病、大腸桿菌流產、嗜水氣單胞菌出血癥和綠膿桿菌流產等)又不斷出現。這給毛皮動物養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1995年以來,犬瘟熱、傳染性腸炎和水貂阿留申病先后在遼寧、河北、山東、陜西、新疆、浙江、上海、江蘇等地流行,造成數萬只貂、狐、貉死亡。針對這些疾病,許多制藥公司都曾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研究開發過一些治療藥物。其中,大連賽姆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安全、高效藥物“伊片好(主要用于仔豬腹瀉的預防和治療)”、“內外驅(主要用于驅殺毛皮獸體內外的寄生蟲)”等用于毛皮動物后,起到了明顯的治療效果,在養殖戶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4)國外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競爭
美國、加拿大、芬蘭、丹麥、挪威等國家的毛皮動物養殖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并且有一套成功的管理經驗。國外毛皮動物飼養者已經把其產品銷售的重點轉向了中國市場。近幾年來,世界裘皮拍賣會的最大買主是香港、韓國和中國。資料顯示,國外一些大的毛皮生產商早已開始關注適合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毛皮動物品種、產品類型,并且通過考察中國市場的需求量而采取有效的營銷手段,最終想要占領中國的毛皮市場。這種對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郭天芬,常玉蘭,席斌.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現狀及發展的對策.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 3:4-7.
[2] 馮宏儒.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業的現狀和動態.河南畜牧獸醫,1999, 10:31.
[3] 張同功.中國裘皮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國皮革,2006, 35(5):40-42.
[4] 張振興.我國毛皮動物養殖概況及存在的問題.經濟動物學報,2005, 9(4):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