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動物繁殖的營養需要
一、性器官發育營養需要
營養不良的動物繁殖能力降低,甚至喪失繁殖能力。當營養缺乏時,削弱了所有細胞的功能,與繁殖密切相關的腦下垂體分泌機能減弱,性腺激素分泌失調,分泌量降低,進而影響性器官的發育。睪丸不能產生成熟的精子,卵巢不能形成成熟的濾泡,嚴重時公獸睪丸萎縮、性細胞退化,喪失了性欲,失去配種能力,母獸卵巢萎縮停止排卵。當日糧中脂肪或糖類過高,則可引起種獸肥胖,脂肪在腦垂體中蓄積,可以抑制腦垂體的分泌機能,脂肪滲入睪丸、卵巢使其變性。不能產生精、卵細胞。過多的脂肪滲入并積聚在輸精管或輸卵管中阻礙卵細胞和精子的運行,造成動物不孕。VA、VD、VE、礦物質鈣、磷等對性器官的發育都有較大的影響,發現缺乏后即使大劑量補充該營養短時間內不能使性器官的功能恢復。
二、妊娠的營養需要
營養的優劣也影響排卵的數目,因此影響胎產仔數。母獸在妊娠期間的各個階段,機體的代謝強度不一樣,妊娠初期胚胎發育很慢,需要營養較少,妊娠初期日糧中營養物質過度豐富會導致胚胎早期死亡數增加,空懷率增高,同時也會導致妊娠母獸很容易肥胖。所以一般在妊娠前期都應控制飼喂。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很快,對營養的需求增大,母體新陳代謝水平提高,增強對胎兒營養的供給。例如,銀黑母狐妊娠的30天胚胎體重僅1克,35天胚胎體重5克,40天體重10克,48天胎兒體重猛增至60-70克,僅8天,其體重就增加6-7倍之多。
藍狐、貉、紫貂、水貂等毛皮動物的胚胎發育都有先慢后快的規律。根據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規律,妊娠母獸后期的營養水平高于前期,這樣才能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母獸妊娠初期,特別在妊娠的10天之內,對熱能的需要較少,妊娠中期,日增加能量6%左右,到妊娠后期,能量增加15%為宜。妊娠后期的母獸,黃體中含較多的磷脂,血中油脂含量增高。因此在日糧中逐漸提高能量水平對妊娠和泌乳都有好處。胎兒生長發育需要母體供給大量的蛋白質,妊娠初期蛋白質需要量不大,但隨著妊娠數量的增加,到妊娠中、后期,蛋白質需要量明顯增高,因此,中后期的日糧蛋白質水平應逐漸提高,大約比其他時期提高30%-32%左右。另外,除注意提高日糧蛋白質的數量外,同時要求日糧中蛋白質質量要好,必需氨基酸齊全,而且要含量豐富,比例平衡。
妊娠期間,動物對礦物質元素的需要隨著胎兒增大以及骨骼生長發育骨化加深而增加,但不象蛋白質和能量那樣,胎兒不存在維持礦物質需要。因為礦物質元素可以從母體轉到胎兒持續循環。妊娠的胎兒數量越多,母體對礦物質需要越迫切。
妊娠期母獸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特別敏感,此時缺乏對妊娠危害很大,而且隨著胎兒的長大需要量也有所增加,因此妊娠母獸應注意供給礦物質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添加劑。
山東省萊陽農學院教授 蘇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