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鹿產業現存在的問題

目前養鹿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國家層面上要對家養鹿在行政管理上進一步松綁,同時缺乏長期的鹿產業發展戰略指導。
第二、在市場管理層面,缺乏系統的、執法可操作性強的質量檢測和鑒別體系,銷售市場魚龍混雜。鮮茸市場交易目前仍處在地攤交易狀態,急需市場環境和衛生狀況的改善。
第三、在養殖管理層面,目前鹿的養殖業整體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低,現代化、智能化的養殖技術在養殖場基本沒有應用。疾病防控、繁育技術、繁殖成活率等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缺乏統一的飼養標準,飼料營養標準,大多還是靠養殖場飼養人員的個人經驗。
第四、在育種方面,應建立正確的育種觀念,更好地引領和指導育種。
第五、在養鹿技術普及層面,目前很多養鹿場嚴重缺乏系統的、科學的技術指導,也沒有很好的渠道去獲得相關的信息。
第六、在從業人員文化技術水平層面,目前養殖場從業人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即使專業人員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不能滿足鹿場高水平發展的需求。
中國在鹿的養殖方面,與牛、羊等反芻動物的飼養規模、技術力量,人才隊伍、標準化程度等相比,還相當的落后,仍處于比較原始的狀態。
養鹿業要高質量發展,還需國家、地方、生產、科研等層面整體布局,有機結合。
一、國家農業、林業的高度重視
解決養殖過程中存在的政策限制,并能建立長期的發展戰略規劃,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來推動產業發展。指導和支持建立完善的飼養管理技術指導體系,完善的經濟效益模式體系。
二、主產區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解決核心問題。
全國鹿業的發展,實質上就是鹿業主產區的發展,對于目前產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只能在鹿業主產區尋求解決途徑和辦法。未來,東豐縣將建立梅花鹿國際產業園,將在更高規格和更高標準的產業聯動下,創造梅花鹿產業的高價值。同時東豐縣重點打造標準化示范場,除保證高標準、高質量的原料供應外,將引領全國的標準化鹿場建設工作。雙陽區要大力推動鮮茸交易的市場規范,提高鮮茸交易的衛生標準,安全標準和等級標準。西豐要重點推動鹿產品的市場標準,打造全國最大的鹿茸集散中心和質量分級評定中心。解決了主產區發展的核心問題,全國性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建立標準化體系,全方位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鹿業標準化建設,將圍繞鹿的養殖、加工、質量、貿易等方面制定30-50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全方位保障和保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重視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并給予更大程度的支持和指導。
地方政府要完善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發展。龍頭企業肩負有帶動農戶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場)朝規模化、集群化、專業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對于有規模的深加工企業和養殖超過3000頭以上的鹿場,要給予更大程度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指導發展,更好的發揮龍頭作用。
五、加強科技投入,解決鹿茸的出口問題。
國家和地方,尤其是主要產區地方政府,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科研經費的投入,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也要勇于創新,敢于擔當,拓寬思路,與醫療、保健等研究機構廣泛合作,挖掘鹿全身是寶的巨大潛力,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更大的經濟價值。
文章來源:中國畜牧業協會鹿業分會 作者:付龍霞,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